陸遜面色蒼白無色,彷彿被強奪了三魂七魄。不過陸遜亦非未經世面之人,當下強穩慌態,速召眾將入帳,又派人去請諸葛亮過來商議。少頃,陸遜升帳聚於一眾將士,眾將坐定不久,只見諸葛亮眉頭深鎖,已無昔日那飄飄然神仙之概,一臉愁容的踏步而來。諸葛亮與坐於首座的陸遜對視一眼,兩人眼內似乎都有濃濃的憂色。隨後,諸葛亮入座。陸遜速將細作所報,告之眾人。眾人聽之,大驚失色,連聲驚呼不絕,立馬亂成一團。諸葛亮微微閉起眼眸,重重地長嘆一聲。陸遜英目一瞪,驟拍奏案,一聲巨響,猝然而起,眾將頓時紛紛閉上了嘴。陸遜面色肅然,目光嚴厲環視眾將後,沉聲而道。
“姜伯約引兵來此,想必朱老將軍已敗於此子之手。如此看來,這姜伯約雖年紀輕輕,卻比那夏侯妙才更為出色。而且更難為可貴的是,此子能察覺大局,竟棄之吳南之地,不惜遠途跋涉,反來望吳北救援。事已至此,我等唯有拼死相抗,否則姜伯約若是與張儁乂的兵馬合於一軍,一同望吳縣救援,勢必危也!!”
陸遜話音剛落,帳內一將,滿臉愁色地說道。
“可我軍兵力本就與張儁乂的兵力相當,此下姜伯約率領近二萬餘兵馬前來救援,魏寇兵力大增,內外呼應。我軍恐難相抵吶!!”
全琮聞言,銅鈴般大的巨目赫然瞪大,忿然而起,扯聲喝道。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有何懼耶!!?末將願引一軍,前往拼死戰之,勢必將那姜伯約擒來!!”
“子璜不可莽撞!!姜伯約並非是等閒之輩。朱老將軍雖已暮年,但寶刀未老,勇冠三軍,更兼左右有元遜出謀劃策,卻仍被姜伯約此子擊敗,此下朱老將軍還有元遜皆生死未卜。何況東福城內,尚有張儁乂虎視眈眈,我等萬不可輕舉妄動!!”
陸遜臉色一變,疾言厲色而道。全琮聽了,急得如同渾身火燒,急急喝道。
“若是這般,莫非我等是要坐以待斃麼!!?”
陸遜聞言,神色一怔,一時間縱然是才智百出的他,也是束手無策。就在此時,帳內眾將大多不禁又把目光投向了正於閉目養神的諸葛亮。諸葛亮彷彿察覺到眾人的目光,緩緩睜開雙眸,神色冷靜,徐徐起身,手中鵝毛扇輕輕拂動,好似如此,能使他心如止水。
“亮以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戰事素來瞬息萬變,難以所料。時今姜伯約率兵至此,已成定局。我等若再自亂陣腳,只會自取其滅也。”
諸葛亮此言一出,帳內一眾將士紛紛變色,卻並無反駁,反而深信如此,漸漸穩住了慌態。諸葛亮見了,隨之又道。
“姜伯約遠途跋涉而來,其軍必然人乏馬困,不過以姜伯約的謹慎性子,必然會先派斥候前往通報張儁乂,教其接應,以牽制我軍。時下我等當靜觀其變,待料知其軍所動,方而一一佈置,此乃必勝之道也。”
諸葛亮話音一落,帳內眾將還有陸遜皆是面色一震。陸遜急向諸葛亮問道。
“那依先生之見,當如何調撥是好!?”
諸葛亮不慌不忙,雙眼爍爍發光,一一教道如此如此。陸遜聽之,神色大喜,遂便依從,先分數隊人馬,連番去探,每個半個時辰,變來回報。數將領命而去。
且說,在東福城中。張頜正於府衙內堂思索計策,忽然聽聞喜鵲啼鳴。張頜神色一震,來到內院觀之,只見一隻神駿的喜鵲,在枝頭上來回跳躍,啼鳴不絕,煞是好聽。張頜見了,手扶鬍鬚,心情大好,笑盈盈而道。
“喜鵲報喜,必有好事。莫非,時下東福僵局,不久可破?”
張頜喃喃說道,忽然滿臉喜色的司馬懿還有一員風塵僕僕的將士急趕而來。張頜聽得腳步聲,轉身一看,正見兩人。司馬懿遠遠便急急吆喝道。
“將軍大喜,大喜啊!!
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無賴司馬懿(上)
約是一月前,姜伯約擊破朱治老賊的交州軍,此下正往東福趕來,此乃其麾下副將陳曼!”
陳曼快步趕來,跪伏在地,拱手拜見。張頜臉色一震,大喜若狂,縱聲大笑,急忙扶起陳曼,急急說道。
“前事若何,你速速說來。”
陳曼遂將前事一一告說,張頜越聽越喜,扶須嘆道。
“伯約韜略之高,識得局勢之銳,實乃令我等朝中大將,亦頗感慚愧吶!!”
司馬懿在旁聽了,也是暗暗驚訝,神色連變,心中暗道。
“這姜伯約果非池中之物,難怪能受到那郭浪子如此賞識,更收之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