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60部分

“將軍饒命,我叫李萌本乃交州軍都尉,卻是有要事與將軍商議,但恐將軍不肯接見,適才又見將軍於帳中議事,不敢打擾,便在帳外等候。”

姜維眉頭一皺,面色一寒,嚴厲喝道。

“你有何要事,速速道來便是。”

李萌眼珠子一轉,微微左右擺首。姜維自是會意,遂做了一個手勢,那兩員守衛拱手一拜,便走出帳外,在十丈之處把守。李萌見四下除了他和姜維之外,再無他人,神色一緊,連忙從懷中取出一封貼**文書,遞與姜維。姜維伸手取過文書,速速拆之,書中文字潦草,不堪入目。不過很快姜維臉色一變,這信中文字雖是不堪,但其文筆卻是極好。姜維很快便看出,此信必是有人代寫。而隨著姜維的眼光移動,信中所言之事,卻是令姜維勃然變色,猛地將書信撕扯成無數碎片,厲聲喝道。

“此信是何人交予你手!!?”

李萌頓時嚇得面色大變,先前那吳人分明說,只要他把這封信交予姜維,姜維必定大喜,重重有賞,日後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可眼下姜維雷霆震怒,眼中殺意洶騰,嚇得李萌連忙叩首求饒,然後又速速將前事告之。姜維一聽是一吳人所交,頓時醒悟過來,與他適才心中所料正好相合。

“好一個諸葛元遜!!如此年紀輕輕,卻有此等狼子野心,城府之深,更非常人可比!!”

原來在那信中所述之事,竟是大逆不道,不忠不義之逆舉!!諸葛恪在信中,先將時下局勢分析,然後勸姜維當有雄主之心,率兵攻打吳南之地,然後又暗示到時他將會暗中以為內應。如此一來,兩人內外相合,要取吳南,便如囊中探物。即時,姜維便可佔據吳南,成一方諸侯。而曹操與孫權激戰於吳北,無論兩方孰勝孰敗,定亦是兩敗俱傷。若孫權勝之,曹操必退。到那時縱然孫權得知吳南失守,亦無征戰之力也。至於曹操,落敗而逃,不足為患。姜維便可韜光養晦,暗蓄勢力,以待時機。若是曹操勝之,亦是兵力大折,無力來討,到時他便暗中助姜維,收納一眾東吳遺臣,共同抗之。而曹操還需顧慮西唐之勢,必然不敢大舉來攻,如此一來,姜維亦可坐待勢變,成就一番王侯大業!!

諸葛恪信中所言,並非無據可依,反而條理清晰,料算周全,不失為一萬全之策。若是姜維有絲毫野心,定然與諸葛恪一拍即合,趨之若鶩。畢竟能成為一方雄主,試問天下間哪個稍有能耐的大丈夫,不會心動!?

不過諸葛恪註定又再一次的失算。姜維本就出身於忠義之家,其父自小教誨忠義之理。後來姜維,更是深得郭嘉賞識,成為其徒兒。郭嘉傾囊教授,對姜維有再造之恩。而郭嘉一生忠義,為大魏兢兢業業,鞠躬盡瘁。姜維更曾於郭嘉面前發誓,一生忠於大魏,若有叛逆之舉,願受五雷轟頂,死無葬身之地。郭嘉素來眼光毒辣,能識人本性,若是姜維乃奸佞之輩,縱然姜維天賦再高,也絕然不會收其為徒。更何況,姜維雖初入仕軍中,但卻受曹操極為寵愛,任之重職,更與典韋、夏侯淵等大魏重臣,結下不菲的交情。

姜維怒不可及,只覺大受屈辱,立馬喝令教軍士將李萌拖出,卻念在李萌不知其中深淺,饒其死罪,只是杖打三十軍棍,以儆效尤。

數日後,姜維速即拔寨而行,引二萬兵眾望吳郡日夜兼程趕往。姜維心憂吳北戰事,一路行軍火速,又於途中四處派細作打探,一面又派遣兵士望吳北通報曹操。約是七、八日後,姜維趕到始信,以作補給,三軍暫且歇息。姜維聽聞細作回報,曹操早在半月前已殺入了吳郡,而不久前陸遜的數萬大軍亦趕到了吳郡。姜維聞報,心裡大急,大軍只是歇息一夜,速又起軍,徑直望北上而去。

卻說陸遜麾下大軍,與張頜的兵馬於東福對峙。陸遜以為朱然這支奇兵必然能大發神威,使得吳縣局勢大變,力挽狂瀾,卻也不急。至於張頜,雖是心裡急躁萬分,但卻恐自亂陣腳,被陸遜有機可乘,故而兩軍皆不敢貿然而舉,按兵不動,以待局勢所變。

忽一日,在東福城外的吳軍大寨,驀然一陣颶風從南面襲來,連連吹倒七面大旗,寨中一片驚呼。陸遜聽得寨外雜亂,連忙出來看望,見得一隊隊兵士,搬著大旗,頓時眉頭一皺,以為不祥之兆。忽然,有細作來報,在南面數十里外,約有二萬大軍望東福趕來,看那旗號,引兵之將,正是那郭鬼才之徒,姜伯約也。陸遜聞報,勃然色變,頓時渾身肉顫,踉蹌數步,幾乎跌倒,仰天痛呼喝道。

“莫非真乃天欲亡我東吳耶!!?”

寨內諸將聽聞,無不變色,急忙紛紛趕來。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