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0部分

臣眼裡,天子進步堪稱明顯,也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那常侍郎又叩首道:“陛下仁德!”,之後垂頭喪氣的回到班位中。

河南道掌道御史範忠出列奏道:“其情甚為可疑,李僉憲到任甚短,焉有件件都被告上登聞鼓之理!若皆如此例,朝廷如菜市,天下理刑官誰還可保全身名?臣以為,必有人蓄意煽動民意,操縱公論,誹謗大臣!還請徹查!”

天子點頭道:“此事看來看去,確實蹊蹺,若都如此擾亂人心,誰還肯為國效力,必須查!從第一件到最後一件,所有擊鼓苦主全都追根究底!但小民想必也是被迫無辜,不得施虐苦主。”

天子說的是從“第一件”到最後一件,彭閣老有點堵心了,不由得又罵起李佑。他可以肯定後面七件都是李佑無恥的自導自演,比行事下限真是比不過他!

五百零七章 期周之禮

天子說要徹查,不過交給誰查又成了大問題。群臣考慮一遍,都察院、刑部、順天府、巡城御史及兵馬司系統,全都不合適。

都察院要避李佑之嫌,二是有過拒絕受理詞狀,引發十月初六第一件登聞鼓之案的嫌疑;而刑部則是剛剛被天子訓斥過;至於順天府,同樣存在拒接詞狀引發第一件登聞鼓案的嫌疑。

巡城御史及兵馬司更不合適,他們的總頭目李佑就是八件登聞鼓詞狀的被告,有什麼資格去反查原告?

若是放在前代,這事就沒什麼可為難的,只需下令廠衛去查即可,但可惜如今沒有如此趁手的工具。景和天子瞥了一眼中軍都督府左都督、提督巡捕五營、魏國公徐紹業,難道要用他去查?

這時候刑部尚書荀飛謙出列,對天子奏道:“此次登聞鼓之事,本就是我刑部受理,該由我刑部擔當到底。臣願謹遵陛下聖諭,詳查原告緣由。”

刑部被左侍郎常某人拖累遭了天子貶斥,簡直大丟臉面,故而他作為刑部正堂必須得出來挽回面子≤不能叫別人說刑部辦事不力,讓差事跑到其它衙門手裡。

其它衙門自然沒什麼興趣和刑部爭這個吃力不討好的麻煩事情,景和天子想想也沒有別的更好選擇,便要點頭同意。

眾人皆以為議論此事暫且告一段落時,彭閣老又出來奏道:“區區幾個小民,何須九卿尚書出面?如此未免顯得小題大做、朝廷無人!刑部左侍郎常大人雖然略有不力。但並無過失,又是最熟知狀況,臣薦舉他繼續查問登聞鼓內情!”

彭閣老的話很有道理,應付幾個平頭百姓都要驚動九卿級別的大臣,那看在天下人眼中,朝廷的大員也太不值錢了。為表朝廷對登聞鼓的重視,派出左侍郎足矣!

派別大佬都發了話。程郎雖然不想在參與進去,但亦無可奈何,只得也出列奏道:“臣願再次請纓。定為陛下勘明事理!”

景和天子最終還是給了彭閣老面子,有將此事重新交與程郎。

那程郎只以為彭閣老的呂家露出底細,暴露出自己。故而力薦他繼續過問此事。

經筵結束後,出了文華殿,彭閣老有意與程郎同行,悄悄遞話邀請程郎夜間登門一行。

當夜,程郎悄悄去了彭府№閣老便對他囑咐道:“他以為魚目混珠就可以矇混過去嗎?殊不知他的行為就已經露了破綻!伱要抓住這個破綻。”

朝中所有人都在懷疑登聞鼓之事到底是誰操縱的,把握不一。只有彭閣老信心十足的斷定,這必然是李佑自導自演,朝著正確的方向努力下去,終會有大收穫。

“請閣老示下。”程郎請示道。

彭閣老便分析道:“後面這七件登聞鼓案,無非是為了攪亂視聽。但是這七個苦主來歷不一。彼此之間完全不相干,找不到任何關聯,彷彿每一件都是單獨偶然的。以伱一人之力,只用在短短几天內,辦得到嗎?”

“不能。”

“但那初來乍到的李佑就辦成了!這說明不知有幾家幫他出力。所以才能輕易湊齊這些人物!老夫向天子奏請,由伱追查底細,就是要看看支援李佑的幾家都是誰!這便是現成的結黨營私、欺上瞞下罪名!”

程郎恍然大悟,原來閣老的心思在這裡。

朝堂上的事務與李大人無關,卻說今日他回到家中,進了正房。看見劉娘子從箱籠中翻出了冠帔禮服↓在銅鏡面前試穿。

妻子確實有幾分模特衣架的範兒,就是缺了顧盼自信的氣質,真是生錯了時代的悲劇女子。李佑由衷讚了一聲“好身條”,又奇怪的問道:“今天是什麼日子?怎的想起穿戴誥命禮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