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教師俸祿不同,在各個州道開設學館。由這些已經培訓好的教師統一進行授課。如此一來,源源不斷的學子就算無法步入官場,但他們所學到的知識也足以讓他們改變人生了。要知道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改變人生。”
151 學制
“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改變人生
”李世民喃喃道。是啊,人活一輩子,不懂得知識充其量也就是一個面朝黃土背朝天,吃喝富裕全憑天的農民。可在這個時代,農民就算種田又能獲得多少收入?溫飽?也許會,但那也是有點地的農民。沒有地的農民也就是活在這個世界的最底層而已。。
可有了知識呢?學得好的人可以做官,就算做不了官,識文斷字的總也能給自己找上一份出路。連字都看不懂,從商的希望都相當的渺茫。可一旦有了知識,這就不同了。但是問題又出來了,學知識不就是為了當官入仕途麼?這樣一來又有多少人來又有多少人會放棄進入仕途而選擇當一個小小的教師?
“仙師,這個也有問題啊,怎樣才能讓士子主動擔當教師呢?”李世民問道。
黃俊明這時突然想到,貌似在這初唐的時候還有國子監的存在,既然都是一樣性質的東西,那直接就弄到一起得了。“陛下,國子監的教師們都有品階,那為什麼其他的教師不能有呢?再說,貧道覺得這弘文館和國子監從根本的出發點上都是相同的嘛,何必分的那麼開直接合併到一起,那豈不是多了許多生源?若是陛下真的想要區分,就弄出一個進階的綱領,比如從鄉學升到縣學,從縣學升到州學、郡學,再從州學。郡學升到國子監,國子監為普通高等學府,一旦國子監學成之後可以選擇入仕,優異者可以透過測試去弘文館去進修,每個學館所學到的知識不同。縣學最淺,弘文館最高。不過按貧道所想,弘文館是一個搞精英教育的東西,只要能進入弘文館的都是精英。而從弘文館結業之後便可直接給予較高的起點。而國子監的學子雖然也是常人中的精英。但是結業之後只能給予普通的工作。國子監和弘文館的學生,在結業後由國家統一分配,其他學館的學生若是不能繼續學習,則自行尋找出路。這樣一來學子們為了獲得更好地出身勢必投入全身心的去學習,這樣一來我門大唐的接班人就越來越多了。”
李世民聽著黃俊明的每一個字句開始沉思了起來,這樣一來確實要好的多,可是太過費時間了,關於教師的品階問題,那也不是什麼麻煩事。國子監祭酒從三品,國子監司業從四品下,國子監博士正六品上,國子監助教從六品上,國子監主簿從七品上,再往下順,州郡學的主事給個從七品,縣學的給個從八品,鄉學的給個從九品。正好夠用也無非是幾擔俸祿的事,沒什麼可以再操心的。有了官身,也不怕沒人來報名,要知道官身可不是那種隨便就能獲得的。在者這個年頭人們最崇敬的就是天地君師親,教師的地位可是相當的高,這樣有身份,有地位,容易獲得名利的職業怎麼能不讓人心動?
“仙師,所言果然是字字珠璣,可這樣一來科舉便是用不到了吧?”李世民出聲問道。
“科舉?陛下以為現在的科舉能吸納多少貧民以抗衡世家?雖說有可能,但透過科舉的平民總是那麼寥寥無幾的幾個吧?知識全都掌握在世家手中,世家子弟的起步本來就比貧民子弟高很多,或許幾十年以後科舉產生的貧民學子才會和世家子弟相抗衡,這幾年恐怕是懸的很啊。”黃俊明雖然對著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有所興趣,但可不認為自己這一套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生大學,大學升研究生的一套理論比科舉低到那裡去。
“陛下,貧道就這麼跟您說,你看不如咱們把童蒙識字,一些基本的算學,功夫,簡單的書畫知識放在鄉學當中,每個有條件的孩子從七八歲開始入學讀書,時間為四年或者五年,這樣一來給孩子們打下基礎,在透過考試升到縣學,縣學所學到的東西是在鄉學基礎上更深一層的東西,咱們還可以夾雜一些簡單的道學,貧道所說的道學非是經典而是科道,再加一些愛國明理的思想,畢竟這個時候孩子們也開始慢慢懂事了,不是那種好壞不分的時候。縣學學習三年之後,經過考核升入州郡學,州郡學在縣學的基礎上再次加深,同樣在新增一些其他的內容,比如說對大唐地理的認知,簡略一點的歷史,同時加強他們的愛國觀念,和思想的教育,簡單的律法知識,稍微高階一點的道學知識。”
“隨後就是經過考核升入國子監?”李世民這時基本上全部明白了黃俊明得意思。不由得開口接到。
黃俊明頗為意外的看了李世民一眼,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