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9部分

“張大人,從何來這麼多戰馬?”許文德奇怪問道。

眾人卻低聲不語,許文德尷尬笑了笑,知道自己問了不該問之事:“樊城之戰,張大人浴血奮戰,與弱敵強,最後火燒樊城,據說蒙古軍撤退時連戰馬也顧不得收攏,還有均州之戰,張弘範倉皇而退,史揖戰死均州,據說也留下了不少戰馬。”

“只可惜均州、房州乃小地,要不然按照張大人的脾氣,肯定是要組建騎兵的了。”

“應該養不起。”李庭芝對均州的熟悉,比張貴更加熟悉,只因為他有一個好幕僚,每隔幾天就給李庭芝寫信:“均州財政現在是入不敷出,朝廷見襄樊保衛戰成功之後,又把均州丟一旁了。”

“除了襄樊,”李庭芝擔憂道:“我揚州也是韃子的第一目標啊。張貴非忘恩負義之人,他日揚州有難,說不定還是要靠他解圍啊。”

“張大人義薄雲天,必然不會忘記大人提拔之意。”範友信點頭道:“均州軍的壯大,對揚州,對襄樊,對大宋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大人有心相助,友信倒有一個方法。”

“哦?友信說來聽聽?”李庭芝對範友信頗為倚重,要不然也不會調任揚州也把他帶到身邊。

範友信想了片刻,才道:“當年大人知揚州,揚州遭受戰火之災,到處是殘垣斷壁,一片凋敝。”

“揚州是以盛產食鹽出名的,百姓也大都依賴產鹽來獲利。大人為了發展揚州鹽業,下令全部免除揚州百姓所欠的賦稅,同時借錢款給百姓重建家園,待百姓居舍建成後,又免除其貸款,這樣不到兩年,揚州又恢復了生機。”

“友信所言,可是一個字。”李庭芝看著範友信,若有所思。

“鹽。”範友信點頭道:“大人知道,鹽獲利之大,乃非常人所想,友信觀均、房兩州所用鹽皆從四川運來,路程遠不說,價格還貴,只要大人能夠與張大人打通鹽道,均州必然獲得重利。”

“而且,”範友信不好意思,道:“友信知道張大人有一種酒,此酒只得天上有,人家哪得幾回聞,待得揚州打通鹽道,均州的美酒又可以運到揚州、甚至京城。”

“友信的想法雖好。”苗再成皺著眉頭,道:“只是揚州與均州相隔千里,中間又有襄樊隔絕,不知範大人可有辦法打通鹽道?”

第十五章 經營均房(15)

今晚還有一章。

@@@@@

“今來朝廷推行經界,本為富家多置田業,不受租產;貧民業去稅存,枉被追擾。所以打量步畝,從實均攤,即無增添分文升合。雖是應役人戶日下不免小勞,然實為子孫永遠無窮之利。其打量紐算之法,亦甚簡易,昨來已印行曉示,今日又躬親按試,要使民戶人人習熟。春耕以後,依此打量,不過一兩月間,即便了畢。”

陸秀夫一篇樸實的《均州房州勸農文》,在均州、房州兩地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但均州、房州兩地剛經戰火,民多流失,人力多有不足,張貴抓緊時間,召開了均州、房州史上第一次農業經濟會議擴大會議。

“初時,老夫巡行均房二州,見早稻如**,然而稻田尚有荒地無算,”在均州、房州農業經濟會議擴大會議上,陸秀夫首先發言:“老夫怪而問之,有一個老農回答留以種麥。”

“種稻而後種麥未晚,然而留其田以種麥,使變成荒蕪,則一年之事廢矣。”

“大人,”葛老頭拿八兩銀子一個月,人也變得大膽起來,不在其位謀其政,他才會覺得不白拿這八兩銀子:“鄉親非懶惰也,乃認為一年兩季,地會越種越薄,地失去了肥力,則非一年沒有收穫,往後數年收穫也有限。”

“葛老爺子認為事當如何?”對於聘請這些專家,陸秀夫開始時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情,但諸多的專家上位,馬上給他提供了多種平時完全接觸不到的知識,讓他對均州、房州兩州的情況觀感起來。

“均州、房州有老天爺照顧,完全可以推廣稻麥連種,又或許春秋兩種水稻,若照料得很,收成絕不會低。”葛老頭肯定道。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均州、房州當地的氣候條件,完全有可能推廣稻麥兩熟,加大複種指數,而且收成不低。

“那所謂越種越薄之慮?”陸秀夫虛心請教。

葛老頭剛開始算是鼓起勇氣,但現在到了自己熟悉的領域,說話一下子也利索了不少:“平常鄉親麥田一耕便布種,坐待來歲之收;稻田一耕便立苗,坐等收入。然而須知治田之法,欲深耕淺種,深耕則地力厚,淺種則發動疾,但深耕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