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專業化分工,繼而動力、機器和技術的應用,以及資本的集聚和集中,加速了工業化的程序,加速了財富的創造,推動著企業之間“社會分工體系”的不斷深化,同時,推動著企業內部“勞動分工體系”的不斷深化,開啟了現代社會的大門,導致大企業或大組織機構的產生,導致今天“機構型社會”和“員工型社會”的形成。由於種種原因,古典經濟學的“分工理論”,沒有向“企業組織”的研究方向發展,而是向“資源配置”的研究方向發展。因此,研究“組織和人”的任務,就歷史性地落在了管理學的肩上。 。 想看書來
序言(5)
與西方微觀經濟學強調“分工、專業化、規模經濟或資源配置方式”相對應,管理學家強調“分工理論”中更為本質的命題,強調“組織的功能”,強調“企業組織及其管理”在培養人才、傳授知識和技能、深化分工協作體系、協調人際關係和系統創新等方面,對物質財富創造的作用。錢德勒(Alfred ,生於1918年)的研究表明,企業的效率、財富的創造,來源於專業化分工基礎上的協同,來源於管理的有效性,而不單純來源於資源配置的方式。“協同”涉及人的主觀意願、自由意志和情感訴求,這是企業組織的本質,也是“管理”的核心命題。依靠管理實現有效協同,是組織的力量源泉,是財富創造的內在秘密。為此,錢德勒把自己的理論,冠名為“看得見的手”,對應於古典經濟學“看不見的手”,以強調管理功能的重要性,強調建立管理學科去指導社會實踐的必要性。
德魯克從年輕的時候起,就一直關注著人類社會的前途和命運。他強調自己不是一個經濟學家,自己也成不了一個經濟學家。言下之意,他要創立一門新的理論。他著有《經濟人的終結》(1939年)和《工業人的未來》(1942年),以表達自己的“非經濟學”主張。也就是這個時候,德魯克開始意識到“組織理論”的缺失,意識到這個部分“畫面”的缺失,使我們無法在思維中形成一幅“和諧社會”的完整影象。他決心從企業組織的內部展開研究,這就是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德魯克在那裡進行了18個月的研究,寫成《公司的概念》(1946年),形成了自己的“現代組織理論”,為建立“管理學科”奠定了理論基礎。
現代組織理論的概念,並非德魯克的自創。在他著手研究“企業組織”之前,巴納德(C�I�Barnard,1886—1961)已經發表了《經理人員的職能》(1938年),這是一本傳世之作,已經形成具有“哲學特徵”的現代組織理論。巴納德認為組織是人們尋求合作的一個自然的結果;人們為了突破個人在“資源和能力”上的限制,追求更好或更高的目標,會自然而然地選擇合作的途徑,建立協同關係。當這種協同關係有了“共同的目標”和“社會性協調規則”時,協同關係就逐漸穩定下來,轉變為穩定的協同體系,這就是“正式組織”。
巴納德把“組織”定義為“人的協同行為關係”。他認為個人如果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實現自己的目標,滿足個人的慾望或動機,就不需要藉助於組織的力量,協同就不會發生,組織也就不會產生。由於個人的能力和資源是有限的,而慾望是無限的,是有生命的,因此,尋求與他人合作的事情就會經常發生,協同機會和組織行為就成為常態。一個組織要想存在下去,需要建立相應的條件,包括共同的目標、貢獻的意願和資訊的溝通,並依靠“社會性規範”,去協調或維持組織成員之間的協同。如果協同不存在了,組織也就瓦解了。建立社會性規範,協調組織成員的行為,是管理的任務,是經理人的職能。
西蒙看到了巴納德理論的價值,應用經濟學的學術規範,對巴納德的“組織理論”進行了改造,確立了具有“經濟學特徵”的組織理論,這就是《管理行為》(H�A�Simon,1948),並獲得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表明經濟學界也意識到要彌補“組織理論”這個空白。西蒙的著作有一個副標題——“組織中決策過程的研究”,表明他對“組織和管理”的基本理解,即企業組織是一個“功能實體”,不是一個抽象的“生產者或廠商”;組織的力量,即一個組織區別於另一個組織的力量,來源於管理行為,來源於組織成員對共同目標所做出的真心實意的承諾。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序言(6)
西蒙認為,生命的法則是“均衡”,是保持生命體的內在平衡。維持一個組織的生命,關鍵是保持“價值和貢獻”的均衡。包括組織向員工提供“價值”,提供地位、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