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3月中共中央關於《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的指示發出後,11月12日,中共山東分局在總結前一時期政權工作的基礎上,對今後的民主建政工作提出了要求:“我們要確認今天的抗日民主政權是抗日統一戰線的政權。”在政權建設上“貫徹民主政治,實行‘三三制’,是黨對統一戰線政權最具體的真實政策。”“我們今後檢查各地黨領導政權工作之正確與否,主要的尺度之一,就是看你們是否正確的實現‘三三制’政策。”'中共山東省委黨史資料徵集研究委員會:《山東抗日根據地》(資料叢書),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9年版,第59~62頁。'
1941年7月4日,中共山東分局為進一步鞏固根據地,提出在山東根據地開展十大建設運動,其中第一項就是“建設真正進步民主的抗日政權”。為此,山東分局要求:普遍實行自下而上的定期的民主選舉運動,健全村政權,廣泛動員選民參加選舉;候選人名單要經選民詳細討論;候選名單與選舉結果必須符合真正的“三三制”原則等。山東分局十大建設的號召發出以後,山東各地普遍掀起民主建政的熱潮,透過選舉對各級政權進行了改造,完善了山東根據地的民主政權系統。這一時期,按照“三三制”原則,在膠東建立了8個縣政權及西海專署、膠東主署;魯中建立了7個縣政權及沂蒙專署;濱海建立了4個縣政權及濱海專署;清河建立了2個縣政權及清東、清西、清中3個專署和清河主署;冀魯邊建立了齊河縣政權及2個專署;魯南建立了1個縣政權;湖西也建立了專署。合計建立縣政權23個,專署9個,主署2個,使山東根據地的民主政權建設出現了一個新的高潮。
在華中地區。1940年12月,中共中央就建設和鞏固華中抗日根據地問題發出指示,強調:“根據地的建立政權問題,是有第一等重要意義。應實行三三制政權,把原來的大地主階級專政的舊政權改造成為幾個革命階級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權。”'鄂豫邊區革命史編輯部編:《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歷史資料》第7輯,政權建設專輯(2),第1頁。'
華中地區各抗日根據地遵照中共中央指示,紛紛展開民主建政工作。在蘇中抗日根據地,經1941年的政權建設,已有了一定基礎。
1942年,蘇中區按照軍政黨委員會擴大會關於政權建設的決議和蘇中行署第一次縣長會議的精神,進一步爭取團結各階層人士,健全“三三制”政權。蘇中行政區和各專區在參議會、行政委員會及專署中,廣泛吸收黨外人士參加工作,如海安的韓國鉤、黃橋的朱履先等人。共產黨員只佔1/3。至當年底,蘇中已有半數以上的縣及3O 個區成立了參議會。在蘇北的淮海區,1942年5月召開了第二屆參議會,在選聘的229名參議員中,包括了各階層的人士,其中:軍隊25人,地主士紳48人,工商業主15人,教師22人,青、婦、工人48人,農民40人,其他31人。工農成份、進步分子、中間分子,大體依照“三三制”分配。在淮南抗日根據地,1941年1月,津浦路東召開第一屆臨時參議會,到會議員130名,內有士紳50名。
1941年9月,津浦路西召開第一屆臨時參議會,井於翌年5月一屆二次臨時參議會上透過了政權工作的各項法令和決議,深入貫徹“三三制”,縣、區、鄉的政權均透過群眾民主選舉產生。鄂豫邊區為推動各縣的民主政權的建立,1941年4月,召開了第二次軍政代表大會,出席代表67人,共產黨員佔32人,大半為士紳中間人士,大會根據人民的公意和實際鬥爭的需要,選舉成立了邊區統一的行政領導的最高機關——邊區行政公署,透過了組織參議會,召開縣代表大會民選縣政權等重要的民主建政議案。同年10月25日,鄂豫邊區黨委關於政權工作的總結報告中總結了“三三制”政權建設的執行情況:邊區行署3名主席副主席中,共產黨員1人,佔1/3;執行委員21人中,非共產黨員為18人;縣級政權中,科長以上幹部黨員1/3多一些,科長以下幹部中實現了“三三制”比例。1942羊3月22日,為進一步發展與鞏固邊區的抗日民主根據地,鄂豫邊區召開了首屆民選的抗日人民代表大會。這是經過3次基層選舉,再由邊區總選舉產生的邊區最高民意機關。到會的正式代表126人中,兵產黨員47人,佔37。3%,其餘都是國民黨員、知識分子、開明士紳、資本家以及工、農、青、婦代表。透過的《豫鄂邊區施政綱領》中規定:“徹底實行民主政治,擴大抗日民主運動,健全各級民主政權機構,實行普選及村代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