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之難。”正嘆念間,焦文差人解頡和獻捷。不一時,寶林差人解康利至,書中言取金牛關之意。尉遲恭頓足道:“畜生無知自恃,必為香虜矣。”過了二日,程鐵牛差人下書,言寶林被捉,聞木萁有取宛邱之意,求元帥發兵救援。李靖道:“元帥可如此如此,庶令香國君臣相忌。”尉遲恭修書一封,先將康利放了,差人送往金牛關。康和阿觀書雲:元帥執迷不悟,徒損兵折將,何益於國。今送公子回國,元帥若賜寶林不死,令其自回,不才亦送頡和等回營。

康和阿看罷,也差人送寶林回營。尉遲恭卻將頡和、額保、保齡囚在營中,對差人云:“你回去上覆康元帥,說三位將軍降了我國,元帥不必望他了。”番使只得回營稟知元帥。康和阿笑道:“焉有破關失城,而不折將乎?三將既不回,留蠢子何用?”命將康利斬首。木萁道:“事由人謀,數由天定。此番失利,不在康利一人,祈元帥赦之。”康和阿道:“康利回,寶林去,猶縱虎而收羊;而三將又不回,是舍餌而失魚也。南方人狡甚,吾必欲破之。”遂放了康利。過了二日,忽哨馬飛報:“唐兵離關不遠紮營!”康和阿令木萁守關,不表。自此番兵年餘不出。

再說五狼鎮守將朱木蘭,一日出鎮巡查,見番民於清明佳節祭掃墳墓。自己想起老父、老母,潸然淚下。回至帳中,心下想道:番國多賢,不能就滅,干戈何日可息?父母何日可見?失聲大哭起來。朱明勸慰了一回,木蘭坐而不臥。忽聽鴻雁啞啞而鳴,木蘭吟詩一首。詩曰:鴻雁寄居塞北鄉,遐飛萬里成行列。

三冬食稻春北翔,風泊楊柳故根別。

征夫十萬來朔方,寒霜秋雨花開謝。

笳聲冉冉心慘傷,披甲枕戈星光潔。

狐死邱首義難忘,龍藏淵底獸藏穴。

願隨主將返帝鄉,父兮母兮長闊絕。

木蘭歌罷,拊心自憶道:“突厥雖明,今窮兵已久,不能無慾速之心。欲速則明者,有時而昏。番將雖智,今失利已多,不能無妒賢之人。妒賢則智者有時而黜。欲破番邦,非反間不可。”遂心生一計,欲外除木萁之勇,內減康和之智,只是無有用計之人。一日,鎮上黃成老人進帳,木蘭迎入坐定,木蘭道:“連日軍務羈身,未能候教。今日老丈玉臨,必有佳言惠我!”黃成道:“老民特來與將軍賀喜!”木蘭道:“末將寄身萬里,何喜可賀?”黃成道:“鎮西花子麻令妹,名花阿珍,性好幽靜,以唸佛看經為樂。情願出家修道,不肯嫁人。屢被兄長譴責,花阿珍百般不從。兄長憐其年輕,今春又逼他出嫁,阿珍不從,被兄長痛打數十次,死而復甦。花子麻欲破其齋戒,阿珍不得已,乃哭道:”阿兄必欲我出嫁,除非是朱將軍則可。‘花子麻無法,只得託老民,來與將軍作伐。老民亦思將軍與阿珍之年貌相當,故大膽前來賀喜!“木蘭道:”臨敵招親,有幹軍令。末將家中,已有妻子,此事斷不敢從命!“黃成道:”將軍乃朝中貴人,家中就有妻子,此事只要將軍首肯,老民情願向元帥營中,陳情討令。“木蘭道:”軍法,天下之公法也,元帥必不私與一人,老丈休往。“黃成辭出,與花子麻商議,竟投元帥大營,備呈其事。李靖明知木蘭是女扮男妝,又恐黃成是作奸細,就袖佔一課,得大吉之兆,發下軍令,令花子麻送妹與木蘭成親。

黃成得了軍令,奔回五狼,與木蘭賀喜。木蘭即召花子麻入營,責之曰:“汝妹既奉佛教,矢志修行,亦是美事。爾等何必令其出嫁,亂其貞心?本藩捐金五百兩,爾可收去,養他終身。再若逼他出嫁,定當重罰!”花子麻謝恩,領銀而出,回至家中,十分歡喜。對妹子阿珍稱道朱將軍之德,將銀子取出。花阿珍道:“奴未出嫁,即先收朱氏養廉,我是朱家人也。願入營隨侍朱將軍為妾,為婢,聽其所命。況奴嫁字出口,意不再留。阿兄如違奴命,奴願先死阿兄之前,以明奴心。”花子麻無法,只得又請黃成入營。黃成進營,見木蘭有不悅之意,硬著麵皮說:“老民進營,端的來與將軍賀喜。”木蘭道:“老丈又賀何喜?”黃成即將阿珍一片言語說上,木蘭道:“阿珍必欲隨我,我有一言要他依從,方可入營”。黃成道:“阿珍之心一於將軍,即有言語,料無不從。”木蘭道:“他要入營,仍然持齋唸佛,須待干戈平息,同我回家,見了公婆之面,然後成婚。”黃成退出,向阿珍說道木蘭之語,花阿珍大喜道:“此乃奴之本心也。”黃成又進營來說道:“今日方能賀喜得成也。”木蘭再不能推辭,聽花子麻擇日送親入營。木蘭無事時,與花阿珍講解經義,相得甚歡。

自此南屏山頂,夜夜有火光出現。日間人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