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費,可與諸國商定,由其承擔。諸國年年遭受大食侵略,苦不堪言,相信他們也願意承擔的。”
唐宇說道:“日之兄所慮,在下心裡是認同的,然而大食非小國,想將其擊敗,恐怕不容易。我安西四鎮兵力本就不多,更加上南有吐蕃虎視眈眈,北有突厥餘部不時反叛。若四鎮兵馬應河中諸國請求,大舉西征大食,吐蕃和突厥餘部豈會坐失良機?若四鎮陷於吐蕃,西征大軍必潰。”
李昂舉起酒杯,徐徐飲罷,才淡定地說道:“你們說的都對,但也都太消極。在我看來,我大唐無需多派兵馬,一萬大軍足矣,如此,將不影響安西四鎮穩定。等過去之後,再從昭武九國、吐火羅抽取兵馬,這麼多小國,抽取幾萬大軍當不成問題。
最重要的一點是,所有的兵馬抽調起來後,不能由其國將軍指揮,必須將其打散,重新整合,由我大唐派出各級將領加以指揮,經過一段時間操練,足以對抗大食國大軍。
當然,我們也不謀求一次性滅掉大食國,只要小勝一場,立威即可,然後這幾萬從各部抽調出來的大軍,將不再放歸各國,而是作為長期防禦大食的力量,駐守在最前沿。”
狄遠聽完,忍不住擊掌讚道:“高!日之兄此策著實高明,如此一來,河中地區有數萬大軍控制在我大唐手中,對外可防禦大食,保諸國安全;對內可加強對河中諸多小國的控制。假以時日,則河中地區完全可效仿安西,逐步取消其自治,由朝廷派出流官治理。”
唐宇、魏如良、吳自清三人聽到這,也紛紛表示讚賞,本來看上去根本不可能的事,經李昂這麼一變通,便完全行得通了。
你想啊,現在河中諸國飽受大食侵掠,各國可謂是輪流向大唐遺派求援;
比如,開元七年安國王表稱:仍請敕下突騎施,令救臣等。臣即統領本國兵馬,計會翻破大食。伏乞天恩,依臣所請。
這道表章是明知大唐難以勞師遠征,是以退而求次,請求大唐皇帝派已經歸順的突騎施求助。
比如,開元十五年;吐火羅葉護遣使向唐朝求救:慈父身被大食統押,大食欺侵我,即與你氣力。奴身今被大食重稅欺苦實深。若不得天可汗救活,奴身自活不得,國土必遭破散……伏望天可汗慈憫;與奴身多少氣力,使得活路。
這樣的表疏,雖然文詞不太通順,但其飽受大食欺凌,渴望大唐救援之情溢於言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