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癭、瘤所以兩名者,以癭形似櫻桃,一邊縱大亦似之,椎槌而垂,皮寬不急。原因憂恚所生,故又日癭氣,今之所謂影囊者是也。”
《外臺秘要·癭病方》:“《小品》癭病者,始作與癭核相似,其癭病喜當頸下,當中央不偏兩邊也。”
《外科正宗·癭瘤》:“切不可輕用針刀,掘破出血不止,多致立危,久則膿血崩潰,滲漏不已,終致傷人。”
第九節瘧疾
瘧疾是感受瘧邪,邪伏半表半里,出入營衛之間,邪正交爭,引起的以寒戰、壯熱、頭痛、汗出、休作有時為臨床特徵的一類疾病。本病常發生於夏秋季節,但其他季節亦可發生,發病以南方地區多見,但全國各地均有。瘴瘧主要在南方地區發病。
我國人民對瘧疾的認識甚早,遠在殷墟甲骨文中就有“瘧”字。而瘧疾之名,則首見於《內經》,《內經》對其病因、證候、治法進行了詳細的討論。《素問·瘧論》指出,瘧疾的病因是“瘧氣”,“夫瘧氣者,並於陽則陽勝,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該篇還描述了瘧疾發作的典型症狀:“瘧之始發也,先起於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頷,腰脊俱痛,寒去則內外皆熱,頭痛如破,渴欲冷飲。”在治療時機選擇上,《素問·刺瘧》提出:“凡治瘧,先發如食頃,乃可以治,過之則失時也。”早在《神農本草經》就明確記載常山及蜀漆有治瘧的功效。《金匱要略·瘧病脈證並治》篇闡述了癉瘧、溫瘧、牝瘧等各種不同型別瘧疾的辨證論治,並指出瘧久不愈,可以形成痞塊,稱為“瘧母”,其所列之鱉甲煎丸至今仍為臨床所習用。晉·葛洪《肘後備急方·治寒熱諸瘧》認為其病因是感受山嵐瘴毒之氣,並明確提出青蒿為治瘧要藥。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提出間日瘧和勞瘧病名。該書《勞瘧候》指出:“凡瘧積久不瘥者,則表裡俱虛,客邪未散,真氣不復,故疾雖暫間,小勞便發。”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除制定以常山、蜀漆為主藥的截瘧諸方外,還用馬鞭草治瘧。宋·陳言《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瘧病不內外因證治》指明“疫瘧”的特點:“一歲之間,長幼相若,或染時行,變成寒熱,名日疫瘧。”
明·張景嶽進一步肯定瘧疾因感受瘧邪所致,而非痰食引起。《質疑錄·論無痰作瘧》說:“瘧邪隨人身之衛氣出入,故有遲早、一日、間日之發,而非痰之可以為瘧也。”其治療多用柴胡等和解法。明·吳有性在所著《溫疫論》中制定“達原飲”,用檳榔、厚朴、草果等“使邪氣潰散,速離募原”。近年來,對與瘧疾有關的理、法、方、藥進行了系統的發掘整理和臨床研究,從而使中醫關於瘧疾的理論更為充實和豐富。在瘧疾的防治工作中,開展了關於青蒿素治療瘧疾的研究,證實其作用效果優於氯喹,這一科研成果,顯示和發揚了中醫治療瘧疾的優勢。
本節討論內容主要是西醫學中的瘧疾。至於非感受“瘧邪”而表現為寒熱往來,似瘧非瘧的類瘧疾患,如亞敗血症、迴歸熱、黑熱病、病毒性感染以及部分血液系統疾病等,亦可參照本節辨治,但在辨病診斷上應加以鑑別。
【病因病機】
一、病因
本病的發生,主要是感受“瘧邪”(主要指瘧原蟲),但其發病與正虛抗邪能力下降有關,誘發因素則與外感風寒、暑溼,飲食勞倦有關,其中尤以暑溼季節——氣溫在20℃~30℃、溼度在60%以上時最易誘發。夏秋暑溼當令之際,正是蚊毒瘧邪肆虐之時,若人體被瘧蚊叮吮,則瘧邪入侵致病。因飲食所傷,脾胃受損,痰溼內生,或起居失宜,勞倦太過,元氣耗傷,營衛空虛,瘧邪乘襲,即可發病。
二、病機
瘧疾的病位總屬少陽,故歷來有“瘧不離少陽”之說。感邪之後,邪伏半表半里,出入營衛之間,邪正交爭,則瘧病發作;瘧邪伏藏,則發作休止。發作時,邪人與營陰相爭,衛陽一時不能外達,則毛孑L收縮,肌膚粟起而惡寒;其後,邪出與衛陽相搏,熱盛於肌表,故又轉為高熱;待正勝邪卻,則瘧邪伏藏,汗出熱退,症狀解除。至於休作時間的長短,與瘧邪伏藏的深淺有一定關係,如每日發、間日發者,邪留尚淺;三日發者,則邪留較深。
由於感受時邪性質的不同,或體質有所差異,其病理變化和臨床變現也可不同。一般以寒熱休作有時的正瘧臨床最為多見。如素體陽虛寒盛,或感受寒溼誘發,則表現為寒多熱少的寒瘧或但寒不熱之牝瘧;素體陽熱偏盛,或感受暑熱誘發,多表現為熱多寒少之溫瘧;若因感受山嵐瘴毒之氣而發者為瘴瘧,可以出現神昏譫語、痙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