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李林甫恐怕現在正向李隆基述說自己作弊之事,不禁心急如焚,只得咬咬牙一跺腳道:“五千貫就五千貫,但你現在就得去興慶宮,再不去,我丟了官,你真的一個子也拿不到了。”
楊花花見他答應,不禁眉開眼笑,道:“我也不白拿你錢,等一會兒換了衣服就去宮裡找四妹,而且我還會親自給李三郎說說情,你就放心吧!”
楊國忠一呆,似乎明白了什麼,他立刻想起另一件事,急忙對楊花花道:“我還有一個關係到我們楊家興旺的建議,你不妨去和四妹好好商量一下。”。
離開楊花花的府邸,楊國忠心花怒放地朝怡心樓趕去,他已經猜出楊花花和李隆基之間的關係恐怕不是那麼簡單,如果真是那樣,這五千貫花得就值了,而且楊家二女得勢,他們楊家的發達也指日可待,楊國忠迅速將家族中的男子過濾一遍,大多是目光短淺之輩,對自己構不成威脅,其中楊琦和楊舌還算機靈,若能進京為官倒可以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再和裴寬結盟,壯大實力,到那時又何懼什麼相國黨、章仇黨,楊國忠越想越得意,坐在馬車上禁不住仰天大笑。
馬車趕到怡心樓,卻見在馬路兩側站有七八個帶刀士兵,而怡心樓的大門上貼了兩條官府的封條,上面鮮紅的印色異常刺眼,所有窗子都緊閉著,早已經人去樓空。
楊國忠驚異到了極點,昨晚還好好的,怎麼今天就被封了,倒底發生了什麼事?他看見幾個士兵的軍官似乎有點面熟,便下了馬車,走上前問軍官道:“出了什麼事,為何要封此樓?”
那軍官認識京兆尹楊國忠,立刻行了個軍禮,湊上前低聲道:“具體情況卑職也不清楚,不過聽說有士子向王:
第二百五十章 科舉案(十二)
從昨晚離開高力士府後,李清便一直呆在自己的家中舉案中扮演的角色,在公開場合只是一個旁觀者,所以李隆基也並沒有通知他去興慶宮,但他卻無時無刻不在關注著案情的進展。
天剛亮,李清坐在書房裡靜靜地聆聽武行素的報告,武行素的情報機構還在組建之中,但李清卻命令他時時刻刻關注士子潮的動靜,昨天深夜,幾個混在士子中的手下傳來訊息,李林甫收買人心獲得極大的成功。
“都督,李林甫在二更時分將毯子和乾糧送到士子手中,幾乎所有的人都對其感恩戴德,一夜間便傳恩於士林,無數人當場投書,願為相國門生。”
李清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李林甫的用意,先是想利用他來對付楊國忠,後又見到士子的激情可以利用,便改變策略,利用加施恩,可謂一箭雙鵰,他也不得不佩服李林甫老辣而嫻熟的手腕,所有的時機都捏拿得恰到好處,彷彿一切都順勢而為,將他的預謀梳理得不露半點痕跡。
李清揹著手在房間裡走了幾步,科舉案看似簡單,其實是對大唐權力走向的重新佈局,李林甫也看出了李隆基是想用楊國忠來取代他,便下了先手,將趙嶽插到楊國忠的身邊,梨用科舉案來打壓他,同時也要對背叛他的楊慎矜動手,將吏部重新奪回。
有高力士相助。楊慎矜是可以保住了,但楊國忠也不是蠢人,任李林甫宰割,他最大地優勢便是有楊貴妃撐腰,他不可能不去求助;其次,他是李隆基選中之人,脫一層皮是少不了,也不排除李隆基會以退為進。保楊國忠過這一關。
關鍵是他李清在這次權力震盪中能得到什麼?保楊慎矜那算不了什麼,只能說叫不失去,可要想從李林甫嘴裡搶一點食,就得用一點非常手段不可。
李清推開窗,清風拂面,大片陽光射了進來。他一直在找李林甫的命門,為何不能利用這次機會先試探一下呢?想到此,李清的嘴角微微露出一絲冷笑,招攬士子的心可是一把雙刃劍啊!他向武行素招了招手,在他耳邊低聲囑咐道:“你帶幾個弟兄去朱雀門。
待武行素走後,李清又寫了一封信,命人去火速交給正在朱雀門巡查的鮮于叔明。
朱雀門下,數萬士子昂著頭,神色皆一般嚴肅,豎直耳朵傾聽著城樓上大唐皇帝的聖旨。微風將宣旨太監高亢的聲音斷斷續續地送到士子們的耳中:
“。一經查實。將嚴懲不殆。
忽然,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天崩地裂般的歡呼聲。經過一日一夜的煎熬,憔悴不堪計程車子終於迎來了收穫的時刻,此時他們相互擁抱,喜極而泣,歡悅的笑容將整個朱雀門徹底淹沒,連士兵們也受其感染,三呼萬歲。
就在士子們歡慶勝利地時刻,在朱雀門附近的一條小巷裡。穿著一身儒袍的武行素帶著幾個同樣穿著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