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杪韜兔妹米±錛洌�苑咕馱謁�〉哪羌洹�

正吃著飯,一陣風颳來,靜秋家裡象下黑雪一樣落下一些髒東西來,靜秋說聲“糟糕”,連忙找報紙來遮桌上的飯菜,並叫大家把自己的碗遮住。大家發現自己碗裡已經落了一些黑灰,秀芳問這些黑片片是什麼東西,靜秋告訴她說這是從對面學校食堂飄來的穀殼灰。

K市八中食堂燒穀殼,煙囪裡總往外冒那些燒過的穀殼,像黑色的雪片。靜秋家住的房子沒天花板,一起風,穀殼灰就從瓦縫飄進來了。以前她隔壁還住著兩家,因為這個原因,都要求學校重新分房,搬到別處去了。但靜秋的媽媽因為有那些家庭問題,學校有點另眼相待,所以就沒分到別的房子,只好住在這裡。

靜秋狼狽不堪,沒想到家裡的窘境全都讓秀芳兩兄妹看見了。但她又有點慶幸,幸好今天來的不是老三。不然的話,老三見到這種狀況,他這個在幹部家庭過慣了的人,還不掉頭就跑?那還不如叫她死。

吃過飯,靜秋送秀芳兩兄妹到市裡去,還來不及逛商店就快到下午四點了,三個人急急忙忙趕到長途車站,買了最後一班車的票,秀芳兩兄妹就回家去了。靜秋很慚愧,人家兩兄妹花了車票錢,等於就是幫她把核桃送回來了。

回到家,靜秋來整理自己的東西,吃驚地發現她還給老三的錢被誰塞在那個軍用掛包裡。她努力回想她還錢之後的一切,想不出他怎麼有機會把錢放在那裡。難道他今天實際上是跟在她後面的?如果是,那他有可能是在她脫毛衣的時候把錢塞在掛包裡了,因為她當時把掛包掛在離她不遠的樹上。但他怎麼可以一直跟在後面而不弄出一點聲響?

現在秀芳他們已經回去了,不然可以請她把錢帶給老三。她決定明天先把錢還給鄧師傅和陳校長,以後再想辦法還錢給老三。不知道為什麼,想到以後要還錢給老三,心裡又有點高興,好像這樣就埋下了一個重見老三的火種一樣。

她又想起老三的那封信,還有他寫在她本子裡的那首詩,這些都得作些處理,不然的話,讓媽媽看見又要擔心,讓別的人看見就更不得了,惹出殺身之禍都有可能。

她把老三的信又看了幾遍,還是搞不太懂老三的信到底算個什麼信。有點象個總結,但又沒象一般總結那樣,“回顧過去,展望未來”,說以後我們倆要“再接再勵”,或者說“我們的友誼萬古長青”之類的話。這就有點象是對那幾個月劃了句號,中心思想就是“那幾個月是美好的,但已經成為過去了”。

靜秋的閱讀理解力是公認很強的,她是班上的筆桿子,老師總讓她做“宣傳委員”,就是專門負責辦刊的幹部。那時每個班要輪流辦那種用毛筆寫在很大的紙上的壁報,有時是批判一個什麼人或者思想,有時是報導班上學工、學農、學軍的情況。靜秋能寫能畫,毛筆、排筆、大字、小字都能寫,常常可以一個人就弄出一整牆的壁報來。

語文老師很欣賞靜秋的文筆,特別是那個董老師,說靜秋“才華橫溢”,每次都把她的作文拿到班上念,還把她的作文推薦到市教育局,編進《K市中小學生優秀作文選》。學校搞過兩次作文競賽,靜秋都是拿第一名,在K市八中很有名氣。

董老師教兩個班的作文,幾乎有一個半班的作文都是靜秋批閱的,因為董老師懶得看那些“狗屁不通”的作文。每次學生把作文交上來了,董老師就挑出十多本他看得來的,剩下的就給靜秋拿去改錯別字,疏通句子,叫她隨便給個分就行。

靜秋的同學,包括男同學,拿到看不大明白的東西了,哪怕是情信、拒絕信,都叫靜秋幫忙看看,一是因為他們知道靜秋嘴緊,不會說出去,另外也因為老師都說靜秋“理解能力強”,抓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抓一個準,再曲裡拐彎的句子也能理解。

靜秋搞不太懂為什麼那些人都把“情書”叫“情信”,可能是因為薄薄的幾張紙算不上“書”吧。

但靜秋這樣“閱讀能力強”的人,也沒看明白老三這篇“作文”的中心思想是什麼,有點拿不準到底是“情信”還是絕交信。

她看過的絕交信,差不多都是以“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起頭的,也不知道是誰興出來的,反正寫絕交信的都愛用,大概是以季節的變換來隱喻情感的變換吧。

靜秋也看過一些“情信”。調皮搗蛋沒文化的男生寫的呢,差不多都是直統統地問:“你願意不願意跟我玩朋友?” “你肯不肯做我的馬子?”。

有一次因為班上要處分一個同學,把靜秋叫去整理材料,靜秋看到了一封據說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