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8部分

能躲了?”

伍軒有些語塞,沉默了一下說道:“郎君何不向王大使把金刀的來歷解釋清楚,如果能得到王大使的庇護,便不用擔心那董延光暗中使壞了。”

“南門,你不會也懷疑是我蘇毗部派來的奸細吧?”

“郎君說哪裡話,蘇毗部要是有你這樣的人才,早就取吐蕃而代之了,還用得著派郎君來大唐做奸細嗎?”

“取吐蕃而代之?嘶………。。”李昂突然從床上彈坐了起來,沉思了一下,又仰躺下去。

伍軒見他若有所思,便沒有再開口,以免打斷了他的思緒。

倒是李昂主動開口道:“南門,你今天給了我一個非常重要的啟示,你的手臂怎麼樣?能否去幫我泡杯茶來,容我自己想想。”

伍軒也不說話,拱拱手退了出去。

李昂拋開身世問題,腦子裡開始天馬行空地思索起來。

吐蕃的政治制度,實際上是一種部族聯盟制,贊普之下,是各部首領,而這些部族首領都是世襲的,類似於春秋時期的諸侯國。

這種世襲的部族首領,有很大的實權。歷史已經證明,這種政治制度在其中央比較強大時,還能維持住局面。

一旦中央變弱,就會出現東周那樣的情景,底下的諸侯誰也不把天子放在眼裡,各行其是。

從歷史的發展程序來看,到了唐朝後期,吐蕃逐漸虛弱的原因,正是因為出現了強枝弱乾的局面。各部首領各懷異心,爭權奪利,甚至自立為王,以致吐蕃各部形同散沙,再也沒有現在強大。

蘇毗部原是一國,其文明程度原比吐蕃本部還要高,現在吐蕃兵馬糧草,也半出於蘇毗。蘇毗部真的甘心接受吐蕃的統治嗎?

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因為自己製造的一些流言,便對達延部大肆清洗,這雖然有吐蕃內部權力鬥爭的因素在,但何嘗不是因為尺帶珠丹對手下的部族存有猜忌之心,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呢?

蘇毗部作為吐蕃各部中最強大的部族,尺帶珠丹心裡會沒有顧忌嗎?

伍軒剛才的話,讓李昂想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以蘇毗取代現在的吐蕃。

再堅固的堡壘,都難以抵禦來自內部的破壞。如果能和蘇毗部達成協議,裡應外合,滅掉吐蕃或許真不是痴人說夢呢。

他孃的,管他什麼身世,管他什麼來歷,吐蕃與大唐之間的戰爭持續不斷,這對雙方的老百姓來說,都是災難。

要想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只有彼此融合。

要達成這種融合,蘇毗部無疑是最理想的切入點。不過現在這事不好提啊,否則自己很可能就真的被認定為蘇毗部派來的奸細了。

李昂正想著,伍軒一手將茶托了進來。李昂翻身坐了起來,接過茶,大大咧咧吹了吹水面的浮茶,啜了一口,對伍軒說道:“南門啊,有時間就到城中多走走,應該有咱們的熟人到鄯州了。”

伍軒知道他因何有此一說,這隴右本不應有誰清楚他的底細,但董延光在慶功宴上,甚至連野戎城守軍曾將其當吐蕃奸細抓回的細節都如此清楚,董延光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派人去劍南道把一切查得這麼清楚,那就只有一個可能,有劍南故人到鄯州了。

“屬下這就去查。”

“你的傷真的沒事了嗎?”

“郎君放心,這不影響屬下的行動。”

“好,那就辛苦你了,儘快查清楚是什麼人在給董延光通氣。”

“喏!”

伍軒剛應完,門外就有使衙小吏叫道:“李兵曹,李兵曹,王大使請您過去一趟。”

李昂和伍軒對看了一眼,放下茶杯,跟著小吏來到使衙後院。

王忠嗣換了一身常服,坐於大廳的屏風下。除了他之外,掌書記費冠清、牙將哥舒翰也在場。

李昂略微緊走兩步,上前一拜道:“下官見過王大使。”

王忠嗣從李昂步入大堂之時,就一直在觀察李昂的一舉一動,此時看不出他的想法,只見他很平靜地抬了抬手說道:“李兵曹,坐吧。”

“謝大使賜座!”李昂態度謙恭,卻並不卑下地又向費冠清和哥舒翰拱了拱手,才在下首跪坐下來,目光清朗地看向王忠嗣,道:“不知王大使相召,有何吩咐?”

王忠嗣仍然是不動聲色地說道:“李兵曹這次深入吐蕃,立下大功,本應立即給予相應的封賞,不過李兵曹是新科進士,生擒吐蕃大論亦非小事,本使不好擅自主張,已經如實上奏朝廷,請聖上及朝中重臣就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