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失去的另一半,你會漸漸對他們提出諸多要求,並以此作為親近的條件,你變得overdemanding,要求十分多,要求對方滿足你。
第一講誰是另一半(3)
這就是所謂相愛的陷阱:由相愛變成相害。
另一半之謎
再問幾個問題:
你每天上班上學,是不是不時感到害怕、擔憂和焦慮不安呢?
你每次見到愛侶,老公、老婆,是不是不時感到害怕、擔憂和焦慮不安呢?
你每天照鏡,看著自己的影像,是不是不時感到害怕、擔憂和焦慮不安呢?
你是不是很希望出現完美的,匹配的愛人,找到完美的工作,擁有完美的命運呢?
於是,我們都相信:我們需要尋找一個伴侶,一個夥伴。於是,我們相信另一半的存在,會問誰是另一半。
到底我們為何有另一半的需要呢?
原來有另一半很重要,甚至“性命攸關”:《英國醫學期刊》曾發表過一項研究,指年老鰥夫的平均壽命,比起妻子仍然健在的男人遠遠為短。另一項研究顯示,有心血管疾病的男人,如果太太能對他表達愛的,其症狀比其餘的人要少一半。認同太太不愛自己的男人,比其餘的人多三倍機會患上胃潰瘍。所以男人很需要女人,不然恐怕會短命,甚至喪命!至於女人呢?很多女人視愛情為一切,為愛生為愛死,結果影響工作、家庭及個人自我的成長。
我們常常聽人說,或者自己也喜歡用“另一半”代表我們的愛人。大家知道“另一半”的來源嗎?它原是來自古希臘一個神話,哲學家柏拉圖的著作《對話錄》亦有提及。他認為太初之時,人是沒有男女之分的,大家都是雌雄同體(hermaphrodites),好像海馬一樣,可以自行繁殖,無須靠別人完成。但天神要將雌雄同體割開,分開了男女,讓原來的整體變成分裂的兩半,各散東西,各自不知道另一半在哪裡。於是,人終其一生就是要尋找他們失落的另一半,以求重整自己成為一個完整的人。
這個神話有什麼啟示呢?
大家會將這個故事視作自身愛情故事的比喻,因為這樣便可以名正言順地確證自己本來是完整的,可惜分裂了,非要找尋另一半不可,所以愛情是命定的“天理”,無法逃避。
西方哲學的源頭是以分裂作為基礎的,如靈魂與肉身、形式與內容等,這是二元對立概念的思維產物。對,必須強調這是“思維”的產物,是可以無須對應生活和體驗的純粹抽離概念。這是哲學(理性)的遊戲,我們可以思考,可以創作,但不要等同這就是存在的本質和實相,或者相信這就是生命的終極意義了。在發掘自我和平衡情緒方面,可以被構想的理論、觀念、想法等,並不一定具有正面的意義。
不過,其實另一半的故事還未講完:為什麼本來好端端的雌雄同體需要被分開,需要尋找另一半呢?
謎底有兩個。
謎底一:因為效能量令人分裂了。
我們不妨先問一個小孩子最喜歡問卻又最被壓抑的問題:人是由什麼開始的?原來人一開始被割裂的不是男和女,而是我們自己的效能量(sexenergy)。效能量是很有趣的一個話題,別以為我在談性(sex)。效能量是我們最核心的動力,會影響我們決定什麼、有什麼行動。效能量具備很強大的推動力,亦是我們往往忽略的重要能量。
做愛其實沒什麼大不了,只是一種身體運動罷了。但效能量是很重大的,其重點不是做愛,而是創造性(creativity)。生物學認為交合為衍生下一代,這是不能否定的,人類透過性行為而繁殖新生命,可想而知這不是簡單的身體活動,當中蘊涵強大的能量。所以,某些宗教會以效能量修行,達至更高境界。我不是鼓勵大家亂混,而是希望說明每個人出生時都附有很多能量。為何我們現在這麼疲倦?因為在出世時我們都拿了一半能量出來,就像退休保障金供款一樣,把自己一半可以製造新生命、向前推進、提升的效能量分出來,移到另一個能量中心,即更高層次提升心靈、精神的潛能庫。於是,人有心靈、精神進化的可能和需要。人生的價值亦在此。動物做愛純粹為了性交、繁殖,甚至捨棄性命也在所不計。但人類不同,我們要找回那股失去的能量,在靈性和精神上有所進化,人才有生存下去的價值。所以,人的性慾跟其他動物不一樣,不只為繁殖下一代,也有自我滿足的需要和自我提升的索求。結論是:效能量能補給我們的不足,令我們精神上可以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