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但民主革命的任務尚未完成,每個文學和文化工作者,跟這場革命的進展都是息息相關的,因此,也不能不關心國共兩黨的會談(注:見1945年10月20日《新華日報》。)。周恩來同志的話,語重心長,既是對文藝家的關心,也是教誨。對我們黨所提出的爭取和平民主,反對獨裁和內戰,建立聯合政府的方針,老舍是擁護的。這次紀念會的最後一個節目是老舍朗誦《阿Q正傳》第七章,據《新華日報》十月二十日報道,老舍在朗誦前的開場白中說,阿Q參加革命,說革命也好,實際是到大戶人家去拿點東西。而今天抗戰勝利了,也有說勝利也好的人到上海到南京去發財。他說,阿Q式的勝利,是慘勝,比慘敗還厲害,拿阿Q精神建國,國必如阿Q一樣是會死的。阿Q沒有生命,只有陳腐勢力壓在他身上,他畫了一個圓圈而死。如今雖說收復了東北臺灣,假若如阿Q一樣,也會死的。老舍借題發揮,矛頭所指顯然是國民黨反動派的所謂“建國”方針。據報道,老舍在講話和朗讀《阿Q正傳》時,會場上不斷爆發出熱烈的掌聲與笑聲。老舍對反動派的冷潮熱諷,引起了與會者的同感。

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一日晚,“文協”在重慶張家花園舉行會員聯歡會,祝賀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更名為中華全國文藝協會。聯歡會由老舍主持,他特邀周恩來同志作為客人到會。周恩來同志來到以後,老舍將他介紹給大家,並說:“周先生還是八年前在武漢文協成立時來過的,今天易名他恰好在城裡,他又來了。”老舍指定題目,請周恩來同志講了延安文協分會活動的情形。在講話中,周恩來同志特別強調了一九四二年整風以後的巨大變化,宣傳了我們黨的文藝方針。接著,老舍以興奮的心情歡迎周恩來同志的講話,他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情是不難想象的。老舍渴望建立和平局面的意願,也表現了他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對民族前途的關注。

舊政協召開期間,老舍又參加了《陪都文藝界致政治協商會議各會員書》的簽名活動。參加這次簽名的還有茅盾、胡風、巴金、曹靖華、馮雪峰、艾蕪、陳白塵、聶紺弩、陽翰笙、臧克家、徐遲、宋之的、羅蓀、王亞平、駱賓基等。作家們在信中寫道:“抗戰八年,敵寇屈服,我們得到了建國的千載難逢的機會,然而,四個月以來,國內依然不團結,不民主,人民過著比抗戰時期更加黑暗更加慘淡的生活,如果不及時改革,大禍就要臨頭。”作家們還提出了“要求切實解決”的九個問題,其中包括“廢止文化統制政策,確立民主的文化建設政策”、“改組各級文化教育行政機構,廢止黨化教育”、“特務分子應立即停止活動,並取消豢養特務的政策”、廢止“有關限制文化藝術團體及文化活動自由的法令”等,矛頭所指,都是國民黨反動政府的獨裁統治。這些活動,都是我們黨領導下的國統區民主運動的組成部分,老舍的積極參加說明了自抗日戰爭以後,他的政治態度是一貫的,他看準了中國革命的方向,而且永不動搖。

抗戰八年,老舍在貧寒與流亡中備嘗生活的酸辛,也經受了革命風雨的洗禮,他和我們黨所領導的革命事業,愈來愈靠近了,他的眼光更敏銳了,思想更開闊了,他為文藝界的團結統一,為抗戰文藝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泯滅的貢獻。

應美國國務院的邀請,一九四六年三月,老舍同曹禺一起,告別重慶,取道上海去美國。

第十五章 抗戰文藝的豐碩成果

“以筆代槍”的通俗文藝

自開始文學生涯以後,老舍所運用的主要藝術形式,是小說。抗戰以前,他已經發表了九部長篇小說和幾十篇短篇小說,他是以小說家的聲譽立足於中國文壇的。但是,自抗戰開始以後,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老舍的創作並非以小說為主,而是以通俗文藝和話劇為主。

“文協”成立以後,為宣傳抗日和動員群眾的需要,提出了“文章下鄉”、“文章入伍”的口號,努力提倡通俗文藝的創作。許多著名作家以曲藝、通俗小說、地方戲曲諸通俗文藝形式從事寫作,其中尤以老舍最為熱心,成果也最為顯著。

由濟南到武漢後,老舍遇見了著名大鼓藝人富少舫(藝名山藥旦)和董蓮枝,他們都是具有強烈愛國之心的藝人,願意為宣傳抗日盡力,於是,老舍就為他們寫作以抗戰為內容的鼓詞。老舍出生在文化古都北京城,自小在北京的街頭、茶館、書場、戲園接受了最初的民間藝術薰陶,但是動筆寫鼓詞,這卻是第一次。他在武漢寫的鼓詞有《王小趕驢》、《張忠定計》、《打小日本》等。同時,他還用舊劇形式寫抗日故事,創作了京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