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作品:求醫不如求己

作者:中裡巴人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用手指和語言拯救了無數陷入苦海中人的書。

這是一本被廣大老百姓強烈建議加入國家中小學課本或中老年保健操大綱的書。

對待自己的身體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疾病就是孩子的惡作劇,是孩子野性的一種宣洩,它是一種巨大的能量,完全可以轉化為成長的動力,但我們總是敵視和恐懼這種能量,不惜耗費更多的能量來清除它。其實,一切治療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激發患者的自愈潛能。我們每個人身上本來就百藥齊全,都在經絡穴位中翹首待選,只看醫者和本人會不會用它了。

作者簡介:

中裡巴人,真名鄭幅中,家學淵源甚深,其父是八卦掌第四代傳人。自幼,中裡巴人即師承父親的道家導引養生之功,更從祖父的親書秘笈中汲取中醫之精髓,盡得醫道同源之意趣。新世紀來臨之際,中裡巴人蒙87歲的太極名家李寶良先生厚愛,被收為關門弟子,老師將其終身所悟大法傾囊相授。

中裡巴人是《人體使用手冊》作者吳清忠先生的中醫啟蒙老師,兩人相聚之時常常共誦心經,品茗論賦,其超然物外之閒逸,堪效古人。

正文

代 序: 我與《人體使用手冊》作者吳清忠先生的不解之緣

曾昭逸

“上醫治未病,中醫治病初,下醫治病重”,這是通常我們所說的醫者三境界。類似的話還有“上醫治國,中醫治人,下醫治病”,不過此為另一範疇,姑且不論。在此之外,從中裡巴人的《求醫不如求己》中,我們還可以看出醫者的新三重境界。

“上醫治未病”,作為最高境界,作者自是認同的,並提出“養生勝於治病”。作者說,許多人關注疾病,而不關注健康,於芸芸眾生著忙於名利之今時,也是振聾發聵,發前人所未發。書中許多實用招數,比如“金雞獨立”、“推腹法”等即為日常養生之道,防病於未發之時,讓人受益匪淺。

“求醫不如求己”,此為第二重境界,本書名即明示了這一點。醫者自古有限,且多為病後急就章,費時費力,成本高昂,且很多時候還很難以治癒。因此,作者主張將身體和疾病的管理權交給常人自己,並告訴他們如何去管理,這對提升民眾健康和福祉是頗有成效的。其理論前提正如作者所說“我們每個人身上本來就百藥齊全”、“穴位就是你隨身的藥囊”。每個人只要改變原有的掛念,再懂些簡易的醫學知識,就可以輕裝上陣,不再為身體煩憂。

至於第三重境界就是以有效方式,廣播福音,教導大眾如何去做。自古“醫不扣門,道不相傳”,又說“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中裡巴人將多年修為傳播給大眾,其勇氣和膽識自是普通醫者所不如的。但是,光有這種濟世之心腸還很不夠,關鍵還要懂得如何去有效傳達給大眾,也就是說,還要有科普大師的功力。專家話常人不易懂,大眾話又有失科學嚴謹且多是一知半解,這幾乎是所有行業的通病。在醫學和養生普及方面,早的有洪昭光的《健康快車》,近者有吳清忠的《人體使用手冊》,二者皆以深入淺出、切實可行之道而暢行天下。而身為中醫世家且深得中醫之精髓的中裡巴人,正是吳清忠欽佩的“第一醫家”,透過此書和和訊網人氣十足的“中裡巴人的部落格”,同樣做到了將繁複、不易說清的中醫養生之道以切實、簡易可行的方式告訴給大眾,這是功德無量的。

此外,作者還極力反對一度盛行的“取消中醫”,認為中西醫可以結合,標本兼治,根本用不著互斥排外。以其醫學功底和諸多成功醫例,作者是有足夠發言權的,倒是那些不識國粹、一味強調所謂的“科學至上”者讓人可悲可嘆。

此書和《人體使用手冊》同出一源,追溯到頭都是中裡巴人對中醫的理解和實踐,因此兩書可配合閱讀。《手冊》側重理念和醫道,而本書則具備更多簡便易學、不費成本的實用技巧,儘管兩者的書名互換一下可能更為貼切。

臺灣吳清忠所著《人體使用手冊》以其對中醫理論的深入理解和雅俗共賞的寫作手法在華人讀者中享有盛譽,40萬冊的發行量創造了大眾健康類圖書的發行記錄。在人們開始廣泛關注中國傳統醫學的時候,吳清忠的中醫啟蒙老師中裡巴人也推出了自己的養生療疾寶典《求醫不如求己》,出版社表示,此書堪稱“改變中國人健康生態的第一方案”。

中裡巴人本名鄭幅中,父親是八卦掌第四代傳人。中裡巴人自幼師承父親的道家導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