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萬人淪於帝國主義蹂躪的鐵蹄之下,人民大眾怎能容忍國民黨反動派的不抵抗政策,又怎能容忍政府放棄顯示中國獨立與民族威望的奧運會參賽資格!奧運會問題再次與國家和民族命運緊緊聯絡在一起。

離奧運會只有兩個多月了,國人心急如焚。劉長春毅然於1932年5月初在《大公報》發表宣告:

“我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我是中國人,決不代表偽滿洲國出席第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給了日本帝國主義者當頭一棒。

而此時,於希渭卻還在東北,處於日本帝國主義嚴密的監視與控制之下,不得脫身。當劉長春南下上海之時,曾暗中相約於希渭也從大連乘船南下。由於日本人的阻撓,加上交通不便,於希渭終未能成行。於希渭不得已稱病在家,這就使日本帝國主義者失去了另一個可資利用的選手。

人們都眼睜睜地看著國民黨政府如何動作。

全國體協是很想派員參賽的,曾經向國民黨政府提出申請。等啊,等啊,眼看到了5月初,教育部終於開了金口:鑑於時間倉促,準備不足,決定不派遣運動員參加奧運會。體協自己無錢可籌,看來又只能象上屆奧運會一樣派個代表去觀禮了。

國民黨政府對世界奧運會的冷漠與麻木不仁,給了偽滿洲國以可乘之機。這再次顯示了,在中國沒有一個人民的政府,奧林匹克運動是絕對不會興旺發達起來的。

“為何不派劉、於二位選手作為中國的運動員參加奧運會呢?”這個建議很快得到了多方面的贊同。可是錢又怎麼辦?

就在這時,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