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5部分

的氛圍中結束。

根據工作計劃,在嫩水銀行報上,連續刊發了吳為關於樂業的文章。

行內工會、企業文化部等綜合性、專業性部門,透過設計開展廣大員工喜聞樂見的專項、綜合性的文化活動,把改善職場生態環境與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結合起來,擴大、豐富、加深、提升廣大員工的樂趣,創造出樂觀向上的職場生態環境。

ps:  本章節是一險峻精緻,展示的是人類精神活動的深度、高度、難度、力度,常常令作者駐足流連,也是一種冒險嘗試,這樣的冒險之舉,想來也值得一敘,故分出上下上傳於此。

第九十九章 轟動效應

嫩水銀行在推進樂業教育過程中,湧現出了一批典型人物。十佳樂業型員工的代表劉雨虹,江南女子的模樣,水秀靈性文雅,又有北國女性的端莊大方,被譽為北國女子賽江南。長的如此文靜秀氣,說起話來卻大大方方。可她也有她的苦惱愧悔,忍受著情感和責任之間衝突的折磨。她是高階客戶經理,全身心投身於開發客戶、維護客戶、穩定客戶,心繫客戶問寒問暖,多少次督促、陪同客戶看病投醫,卻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父親,結果老父的一隻眼睛,終因誤治而失明。她在講到此處時,想到為了客戶而忽視了老父,一推再推,造成心靈上的悔恨。她在演講過程中泣不成聲,在工作和生活、責任和親情之間,平衡得如此艱難,竟然如此愧疚,越是沒有老父的埋怨、責難,越是加深了那種痛楚,想到老父和家人對自己的理解和承擔,忍受的痛苦和犧牲,心裡越發的愧悔。

嫩水銀行的樂業文化建設活動正在展開之際,因有位老者的來訪,意想不到產生了轟動效應。

事情的起因是,有位退休老者,素來關心市政建設,經常利用大街上行走機會,瀏覽市容變化、觀察時弊,不時發些議論,也為當記者的兒子順便提供點素材。嫩水銀行打造樂業文化的舉動被他注意到了,他先走進a行,進入營業大廳後,裡面銀行的人也都不理不睬的,他又特意從兜裡掏出面額一元的破舊票子,問,給不給換?經辦人員冷漠地答覆,不換。如此先後又走進a、j、c、d等家銀行,遇到的是同樣的尷尬場面,他便帶著怒容走進嫩水銀行的一家網點,進去後迎門站著一位年輕的姑娘,滿臉笑容,身著行服和笑迎百客的飄帶。很熱情地說道,歡迎老大爺,您想辦什麼業務?

他氣哼哼道,走走看看。

她繼續為微笑著問道,您想了解什麼?

他依然氣哼哼道,我到櫃檯那裡看看。那位年輕姑娘做了個請的手勢,然後引著老人走到一個無客戶的櫃檯前,裡面也是一位年輕的姑娘看到老人來了,笑著問道,老大爺想辦什麼業務?

這老者用手從兜裡掏出那元舊票。揚起來問。給不給換?

那姑娘接過來看了看。說,老大爺能換。說完就從抽屜裡拿出嶄新的一元新票給了他。

沒想到這位老者從兜裡掏出一沓一萬元的票子,說,姑娘。這錢就存你這了。說完,臉上神色也變得溫和了。姑娘接過去正常辦完業務,還挺納悶,這老人可真怪。這老者出了門,又先後進了嫩水銀行四家網點,同樣的方法得到的是同樣熱情的回應,他心服了,興致勃勃的回到家中,對正在家中寫稿的兒子秦思說。我這回可是給你找到好題材了。

秦思一看父親那歡喜勁兒,感到不解,好奇地問道,碰到什麼高興事了?

老人便大致訴說了剛剛經歷的事情。秦思本來就極敏感,聯想到嫩水銀行打造樂業文化的事情曾經見過報。馬上提筆把老人的親身經歷寫了一篇報道,發給報社。第二天的頭版頭條就發出秦思的報道,嫩水銀行樂業文化建設見奇功。

當天報紙送到宣傳部長高明的案頭,她一見這個標題,眼睛一亮,仔細看完便把秘書找過來,說道,你通知各個媒體負責人馬上到宣傳部會議室開會,決定把嫩水銀行打造樂業文化作為近期宣傳熱點。隨即,高明同吳為通了個電話,提出要召開企業文化建設現場會、樂業教育報告會。

這時,嫩水銀行人還矇在鼓裡,雖然有些人已經看到那篇報道,以為也是常事沒有引起什麼關注。下午,媒體記者先後趕到嫩水銀行,拿著照相機、錄影機、攝像機,蜂擁而至,也有暗訪的,這才引起嫩水銀行人的高度重視。

這番轟炸式的報道採訪,嫩水銀行一時成為市面上街談巷議的大熱門,百姓的存款來了個向嫩水銀行大搬家,錢存哪裡都一個樣,更圖個那裡的熱乎親性勁兒。嫩水銀行人走到哪裡都引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