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部分

你們這樣的老臣在,朕才放心……”

“玄謹啊,太子那裡你要寬宏些,畢竟他是你的兄長,有些事情朕已交代給了楊卿,問他就是……”

“你們都退下去,我要和玄謹單獨說幾句……”

“你們兄弟七人,早夭兩個,雖說皇家最是無情,但這兄弟之間你要盡力維持,朕不想在地下聽聞有不忍言之事發生……

趙石此人,國之幹才,用的好了將為羽翼,用地差了,也不失為獨當一面的將才,但你須謹記,用人之道在於揚其長,避其短,制其行,籠其心,朕觀此人野心不小,兼年紀又小,性子深沉難測,將來可為臂助,亦可為梟雄,你性子嚴苛,對心腹之人卻又寬容太過,朕真怕你有養虎之憂啊……”

“朕這一生,無愧於祖宗,無愧於大秦百姓,真想親眼看看大秦的江山啊……”

餘音未決,這位大秦皇帝已是長長出了一口氣,帶著幾分不甘,眼睛慢慢合攏,最後若熟睡般寂靜無聲了。

趙石面色木然的站在太元殿外,陽光已經有些刺眼,經過了早晨時的睏乏,如今他卻是精力瀰漫,好像昨晚一場爭鬥卻是將他渾身的潛力都激發了出來,失血過多的跡象也全然無蹤,渾身的氣勁浩浩湯湯,無有斷絕,竟是好像般若勁又有精進地樣子。

太元殿中發生什麼事情現在已經不關他的事了,景王已經回來了,楊感和折木清也進去了,天大的事情也都有這幾個人頂著,不必他這個小官兒來忙活,心情自然輕鬆異常,至於老皇帝死是不死,跟他更是沒有半點的關係。

身為既得利益者,景王一旦登基為帝,水漲船高那是一定的了,羽林右衛指揮使宋勝已死,這個訊息他還沒有告知景王,這個贓自然是要栽在太子頭上的了,他救了太子一命,這個情看樣子得對方當即還上的,李匪等人已經出城,只要沒了這些人證,他自然是說什麼是什麼。

右衛群龍無首,京師只剩下了左衛,這個好像不大妥當,趙布宗辦事勤謹,才幹上卻顯平庸的,帶兵上還真就不如杜山虎和張風聚兩個,這右衛地指揮使自己幹不了,交給這樣一個人,不但能讓那位殿下放心,左衛還能穩穩壓住右衛一頭,何樂而不為?當初想將右衛也控制在自己手裡地想法卻是有些想當然了……

正胡亂想著,殿內突然傳來大哭之聲,聲音還越來越響,不管是真是假,都讓人感覺很是撕心裂肺的,趙石抬首望天,這大秦地天下終是換了個主人了,只是不知隨著這些變局,自己能走到個什麼地步?

第二百四十三章 國議(一)

第二百四十三章國議(一)

皇帝駕崩,舉國皆哀,京師長安自三月十三起便是全城縞素,正德皇帝在位三十年,修建溝渠,平整道路,減免稅賦,與民休息,不論國庫之豐盈,還是人口之數量都乃歷朝之冠,如此德政,早已深入人心,在這樣一個時代,能遇到一個有為卻又寬仁的皇帝很是不易,百姓心中也沒那麼多的指望,只要家境日漸一日的好轉,有吃的,有喝的,還能為兒孫說上一門不錯的親事,一輩子就算沒有白活,而正德皇帝在位的三十年間,外事漸休,內政清廉,稅賦據說比之有天府之國的蜀中還要低上一些,大秦百姓自然是感恩戴德。

聞聽老皇帝駕崩的訊息,長安城中早有百姓設好香案,臨街號哭者不絕於途,襯著滿街的白帆,還有焚燒紙錢之後的縷縷青煙,整個長安城都沉浸在一種悲慟淒涼的氛圍之中。

但對於大秦朝臣來說,則是忙亂成了一團,皇帝突然駕崩,謠言自是難免,雖說之後有參知政事大學士李圃取出遺詔宣讀,據說同門下平章事樞相楊感以及大將軍折木清在皇帝臨去之前都陪侍在側,但太子一朝被廢,人心不定之下,這私底下的謠言便是甚囂塵上。

但天子駕崩,再加上太子謀逆事敗,其中還有羽林衛內亂,傷亡甚眾,羽林右衛指揮使宋勝以及副都指揮使鄭世武更是身首異處,國朝政局好像從沒有今日般來的震撼和混亂。

遺詔宣讀之後,朝臣們也不覺有什麼意外,景王即位其實已是再明顯不過之事,只是太子被廢的太過突然。難免使人有倉促之感罷了。

景王李玄謹並沒有立即接詔登基,而是在正德皇帝陵前守孝三日,這才在楊感為首的朝臣再三敦請之下接詔。

接詔之初,便傳諭大秦天下,視各州府情形而減免稅賦一年,且這一年之中,大秦境內禁絕各式宴會歌舞,國朝上下。戴孝十日,接著便是令禮部為正德皇帝追取諡號,這些早已是準備好了的,最後定為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