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6部分

成巒到是安靜的多,他的希望不大,自然也就談不上有多失望。

皇帝陛下看著眾人多少有點茫然和狐疑的樣子,心情大好,威權帶來的快感,也強烈了許多。

“愛卿平身,以後還要多賴愛卿之力,望愛卿勉之。”

張承再次謝恩,才又重新歸座。

不過屁股還沒坐穩,皇帝陛下便道:“朕擬設四位樞密副使,各司其職,並以為常例,幾位愛卿回去,好好想想,可各薦賢良,容後議之,張愛卿……”

張承這裡是徹底懵了,如果說周仿剛才冷不丁捱了一棒子的話,他就是捱了一鐵錘,還是吃了甜棗之後,挨的這一下。

“臣……臣在……”

“回去之後,你與其他兩位愛卿好好商量一下,儘快拿出個章程來,不得拖延。”

張承應承一聲,張了張嘴,最終卻還是選擇了一言不發。

“晉國公。”

趙石這裡也有點目瞪口呆,這是演的哪出?

四位樞密副使,還是常設,再加上那幾位參知軍事,在人數上和中書也差不多了吧?

不過,到底算是旁觀者清,稍微想了想,趙石就琢磨出了點味道。

之後怕是中書那邊也要有一番變動了,同門下平章事一家獨大的情形,在中書可能不會再出現了。

如此突兀的幾個決定,讓這殿中臣等都感到措手不及,這也同樣顯示著,皇權大盛的時代,終於到來了。(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張承

實際上,張承並非沒有任何準備。

他和種燧相爭,各持政見自不待言,只是沒想到如此突然罷了。

而且,皇帝陛下明顯是想改變樞密院的架構,不管是做給中書看的,還是皇帝陛下有意宣示威權。

最終的結果就是如此,想要勸諫的人,之後必定會上書言事,但現在不合適……

不論是同門下平章事周仿,還是趙石,都無意在這個時候,跟皇帝陛下硬頂,就更不用說其他人了。

歷代以來,皇權有強有弱,強的時候,皇帝陛下一言可決朝中重臣之生死,弱的時候,連自身安危都不能顧全。

而大秦,如今就正處在皇權漸盛的當口。

這也正是這兩年政爭所造成的結果,文官集團的消弱,其實也正意味著皇權的強盛,而這也同樣說明,大秦的動盪,只是區域性的,並不會動搖大秦統治的根基。

殿中眾人面面相覷,這個時候,他們幾乎同時隱隱感受到了來自皇權的威脅,是的,就是威脅。

自古以來,皇帝和臣下之間,並非只有統一,相輔相成,他們中間也存在著矛盾,鬥爭。

相互對視之間,眾人也都清晰的感受到了那種深藏不露的反感和不安,但這到底是君權神授的時代,這種反感和不安,只能深深的藏在心底。

實際上,即便是趙石,也覺得皇帝陛下這次做的過頭了。

自他融入朝堂的那一天開始,他就能感覺的到。大秦沒有誰能做到真正的一言九鼎。即使是皇帝陛下也不成。

而今天。皇帝陛下太過凌厲了些,這和習慣中的朝堂運作方式,有了明顯的衝突。

這是好是壞,趙石不會去深想,但他知道,自己此時,是持反對態度的,他瞄了一眼角落裡的李之問。

心想。是這個人說了什麼嗎?如果是這樣的話,是不是找個機會除了此人?

但想想,又不太可能,這人剛到長安,之前從未到過這裡,而且,可以說踏足秦境的日子都不多,憑什麼讓皇帝言聽計從?

也許是感受到了他陰冷的目光,李之問一下看了過來,身上明顯哆嗦了一下。隨即,這位便擠出幾許討好的笑容。並緩緩的搖了搖頭。

這無疑是個聰明人,甚至有點聰明的過了頭,他不搖頭還好,當他微不可見的搖了搖腦袋,卻是讓趙石心中殺機大起。

不過,當他目光掃過這人帽子底下露出的白髮的時候,那頗然大盛的殺氣便也平息了下來。

這人老了……應該也有五十左右的年紀了,想想皇帝陛下平日為人,趙石移開了目光。

李之問背後出了一身的冷汗。

大秦朝堂之事,他並不甚清楚,但他卻知道,剛才的一幕意味著什麼,顯然,大秦皇帝陛下的強勢,並不是慣常之舉。

從那壓抑的氣氛中就可以感覺的到,這些大秦重臣們隱隱的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