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3部分

許之意也很明顯小至於其間對錯是非,不說也也罷。

景帝李玄謹這裡自然只是下詔嘉勉”但卻絕口不提讓其領兵的事情。折木清無法,也只能生上幾日悶氣罷了。不過事情也還沒完,過幾日,也不知從哪裡聽得事情因果,一怒之下,加之天寒,又有往年征戰留下的舊患在身,卻是當即病倒了,之後碾轉床榻年餘,一代之俊傑,終是撒手人寰,可嘆,少年從軍小金戈鐵馬四十餘載,數挽狂瀾於即倒。一片忠心之大秦名將,終是未能遂了自己心願,馬革裹屍而還,而是逝於床榻之間,怎能不令人嘆息撫腕?

加之景興三年,同門下平章事楊感因病請辭,歸老田園,大秦文武兩根擎天巨柱終是轟然崩塌,不復存焉,不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風流故去。卻也預示著新的開始。隨著老臣逝去,大秦新一代的文武幹臣,終是從景興三年開始,紛紛嶄露頭角……不過這都是後話。在此暫且不提。

景興二年臘月中,還有十餘日便是年節。長安百姓都已灑掃房屋,準備祭禮,一片熱鬧景象,但普通百姓卻是不知,此時此刻,川申戰報驀然多了起來,好似一股寒流,讓朝堂之上的那些大人們冷入骨髓。

漢中盜匪群起,洗劫村鎮,殺戮官吏,強迫輕壯入夥,據探報。匪眾已有數萬,截斷道路,漢中訊息已不復聞。接著便是利州府,蜀國舊臣利州刺史周義臣降而復叛,領千餘舊部與守備秦軍激戰於利州府城,事敗身死,然一千五百秦軍猝不及防之下。也是死傷慘重,大將白喜為刺客所傷,不治身亡,幸有隨軍轉運使齊子平適逢其會,拼力而為。率軍平叛,利州府城乃得保全。

之後利州各處卻是盜匪蜂起小情勢驀然之間便險惡了起來,和漢中不同的是,這裡乃西川腹地”人聚居之所旦亂起來,聲勢卻更要可怕三分,十餘日間,便已聚集起了數股人馬,其中尤以川中劇盜王大元為首的青龍軍人數最眾,趁秦軍自顧不暇之際,佔據府縣,招兵買馬,不多時,便已號稱有十萬兵馬,著實讓人聞之駭然。

利州這裡簡直就是翻了天般的鬧騰,但劍門失守,道路不同之下,川南的訊息是一點也無,這般的形勢之下,怎能不讓人心驚膽戰?

等到年關漸近,形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探報送抵,利州府被圍,數千秦軍據城而守,在十餘萬亂匪圍攻之下,已呈孤城之勢,若無援軍。陷落敵手乃是早晚的事情了。

這一下,才真真正正的掀起了軒然大波。利州乃蜀中門戶,一旦失守,後果誰都清楚,而隔江相望的便是金州。大秦糧草重地得此探報,簡直就如同晴天霹靂一般,讓大秦朝堂上下,集體失聲。

訊息已是無法隱瞞,到得年關之時,別說是皇宮內城,便是整個長安,也沒了一絲一毫的喜氣兒,別說是朝堂上的大人們,便是長安城中普通百姓,多數人腦海之中恐怕也只剩下了一個念頭,老天爺,這是真的嗎?千年古都,在這一刻。陷入了一片慘淡當中。

就在這樣的氣氛當中,一行三人快馬直入長安,徑自奔了內城。

第七卷 千里江山入戰圖第五百二十五章 任命

入秦景興二年正月……大秦景帝李玄謹親下御詔,晉鷹損弗,羽林左衛都指揮使趙石為兵部郎中,羽林郎將,賜符節,準開府建衙,俸祿同三品,總攬蜀中戰事,金州,鳳翔,秦州等西南四州,州府郡縣不論鎮軍禁軍皆從排程,一應地方官吏。四品以下者,賜臨機任免之權,之後便是一連串的人事變動。

原金州安撫使陳祖卸金州事。暫攝軍前巡閱使,等同監軍,原金州通判種從端,晉西南按察使,隨軍轉運使,攝糧草軍械諸曹事等等。

一連串令人眼花繚亂的任命出自樞密院,兵部,吏部等衙門,都是御筆親批,做不得半點假,讓人膛目結舌之餘,不禁懷疑這一切是不是真的?

趙石這個名字這幾年已經聽的膩了,少年英才,倖進之臣,皇上心腹。膽大包天的混世魔王,當年武舉之上的武狀元,當年在宮門之外悍然挑起戰端的擁立第一人,羽林軍第一猛將,西征戰功彪炳數其第一。讓人聞風膽顫的抄家將軍。大將軍折木清的嫡傳弟子,眾說紛紜。有褒有貶,莫衷一是。

而今,這位出使”中不及數月的年輕的欽差大臣,卻又驀然之間一躍如此?讓人如何不感到有些虛幻?此詔一下,建牙開府,行節度之事。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國朝百年。還未有一人擁如此權柄,更何況還是外戚之身,當真是使人既妒且羨。又感到不真實。

讓人更加疑惑的是,這次任命下的是如此的快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