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家妹子在三十頭上,才有了孩子,另外一位也是如此,而趙府的女主人,卻一直沒什麼動靜,想來歲數也不小了,按照規矩,這都在七出之列了呢……
想到這裡,不願再往下深想了,只是心裡唸叨幾句,願妹子生個男孩兒,也好能在趙家那邊站穩腳跟,若是男孩的話,就是趙家嫡長,說不定,日後趙家的基業,就是這個孩子的了,作為舅舅,自然樂見其成,盡力幫扶,那才叫皆大歡喜……只是不清楚,這位妹夫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
正思緒連篇之際,趙石的聲音傳過來,“不說這些……折匯爭功之心如此之切,許別有差池,所以,你那邊,最好還是謹慎為上,不用去多管他,只要穩紮穩打,相信,即便西夏左廂軍司全軍而來,也吃不下你的十萬大軍,所以,最重要的,還是糧道。”
“我會調王覽以及六千猛虎武勝軍予你,專門看守糧道,加上張將軍那裡,就算全軍被圍,也應該不會有事,拖住他們,等待木華黎,張將軍的援軍便是。”
(求月票,求贊,儘量補一補之前缺更的章節,但阿草也沒太大的把握,一到放假,事情就多,還請大家不要見怪。)(未完待續……)
第十二卷千秋功業需百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鎮軍
“只是可惜了那六萬西北兒郎……”
種遂瞄了瞄趙石的神色,貌似隨意的感嘆了一句,事實上,他一直不很贊同這一次讓折匯率領延州,慶陽鎮軍精銳,只是摸不準趙石的意思,才不能執意反對罷了,所以,瞅著空總想提醒兩句。
趙石搖頭一笑,他現在所有的心思都在伐夏之役上面,但他的目光,卻已經放在了戰後,這個沒必要跟種遂細說,也不到時候,不過為防戰時種遂心軟誤事,他還是要有一個說辭……
“當年,我也曾在慶陽這裡呆過一段日子,說起來,那時候,論起大秦精銳之師來,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西北鎮軍。”
種遂抿著酒,遙想當年,確實也多有感慨,“是啊,當年西北鎮軍之盛,大秦其他諸處兵馬,可不能比……”
趙石笑了笑,繼續道:“當年我初到潼關,隨魏王殿下東征,區區一座解州城,潼關守軍就打了好幾天,當時西軍諸將大多幸災樂禍,有人言道,若換了西軍精銳,解州城必定一鼓而下,那用廢得那長時日?”
種遂也笑,那會兒他還在金州無所事事,不過東征諸事,也瞞不過種家耳目,父親當時說起來,也是這般口吻,“東軍以潼關守軍為首,善守之名遍傳軍中,在攻城上面,確實不如西軍精銳多矣……”
說到這裡,卻是話鋒一轉道:“但那也是從前之事了,如今此言哪個還能說的出口?大帥率軍東出。每次都是連克堅城。張大將軍那邊。也陷了洛陽,這精兵啊,還是打出來的……”
“沒錯,就是這麼一個道理。”趙石輕輕拍了一下桌案。
“那會兒我就聽聞,你們種家,還有折家,甚至大秦多數軍中將校,稍有些才幹的。都出自西北邊寨……不過這些年過去,西北精銳多有抽調,因與西夏休戰,邊寨之處,也廢棄了不少……”
“這次重回慶陽,於西北守軍,我也多問了問,西北鎮軍……”說到這裡,趙石輕輕搖了搖頭,“早已非是當年那支令人聞風喪膽的西北強兵了……”
種遂抿了抿嘴唇。沒忍住,還是反駁了一句。“就算如此,末將看來,卻還是要比殿前司禁軍強上一些的。”
趙石乾脆的點頭,這個上面沒什麼好爭,殿前司禁軍精銳,還是幾次東征練出來的,也只一小部分,剩下的,多數還只是地方守軍而已,自然談不上什麼精銳。
實際上,殿前司禁軍的優勢不在於有多少嗜血敢戰的精銳人馬,而在於他的人數,以及兵員徵召上的範圍之上。
而對於越來越龐大的殿前司禁軍群體,邊軍也在一點點的喪失他們的優勢,將來征戰中原,那才是殿前司禁軍達到巔峰的最好機會。
無論攻城拔寨,還是駐守地方,都少不了殿前司禁軍的參與,這樣看來,種家也不可能一直牢牢握住殿前司禁軍的兵權,種遂的權力,會隨著大秦疆域的擴充套件而大增不假,但各路宣撫使,正在分走殿前司禁軍的掌控權力。
在一定的時候,殿前司禁軍必然會被割裂開來,朝廷不會容許如此龐大的軍隊叢集都控制在一個人的手上,實際上,在景興一朝,軍中裁撤各處團練,統一殿前司禁軍兵權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這樣的苗頭,只是因為殿前司禁軍威勢一直不顯,這才拖延了下來。
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