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尊貴的主人,阿次魯聽候您的命令。”這個是健壯的年輕人,忽難的兒子,也是他的繼承人,部落投降的時候,他並不在部落之中,而是去到南邊,迎娶自己的新娘去了,等到他再次回到部落,已經是天翻地覆了。
“李刑率領大汗親軍以及我的中軍,不魯黑臺率領韃靼勇士,阿次魯率領卡勒塞合勇士,跟著我向東北,從這裡繞過去,你們可都得打起精神來,我們也許會碰上從東邊撤回來的乃蠻精兵,所以不要鬆懈,在戰場上,犯錯的人會付出慘重的代價的。”
李刑乾淨利落的應了一聲,“末將遵令。”
不魯黑臺垂首道:“不魯黑臺會用敵人的頭顱來證明他的武勇的。”
年輕的阿次魯拍擊著胸口,“尊貴的主人,阿次魯希望能碰到乃蠻人的騎兵,那樣的話,才能用彎刀來爭取他的榮耀。”
吩咐完畢,趙石環視眾將,沉聲道:“一個半月,在這裡匯合,乃蠻人徵召士兵,會有兩個月到三個月的空當,但各部都要記住,大軍征戰,隨時都可能有傾覆之憂,若是誰大意輕敵,損我軍威,一定軍法處置。”
眾人凜然聽命,趙石揮了揮手,“回去整軍,五日後拔營。”
(月票,月票)
!
第十一卷 張弓北望射天狼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投誠(繼續求月票)
大軍拔營而起,三部人馬分兵而出。
一路萬餘秦軍由大將王勝保所率,直驅北方。
一路由王彥召所率,先望西北而來,再轉而向東北方向。
一路由趙石親率,先驅東北,折而向西北方向。
三路兵馬,整整將雲外草原北部大片草原畫在一個圈內。
鐵蹄滾滾,戰旗飄揚,在方圓數百里的草原上,聯軍橫掃而過,聯軍對乃蠻部的進攻在此時才算是整個拉開了帷幕……
也正如趙石所料,乃蠻人沒有什麼抵抗,而在秋天來到之前,乃蠻人也不可能再有什麼大的動作了,部落徵召模式,決定了草原大部在準備充分的情形之下,能夠成為一個可怕的力量。
但這樣的調集兵員的方式,也決定了他們在大敗一次之後,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出有力的反應,零星的抵抗,在大軍面前,都仿若蚍蜉撼樹,乃不自量力之舉。
草原遊騎也早已失去了蹤影,隨著那一場血淋淋的戰事,聯軍的名聲在乃蠻部草原上已經不脛而走,被草原夏風颳著,傳向更遠的地方。
與中路王勝保所部,鋪天蓋地,烏雲壓城般的宏大聲勢不同,王彥召的西部一路兵馬,卻如一條條溪流,在方圓上百里的地面上,梳理而過。
從天空上望下去,零散而又有序的秦軍在不停的流動,時而匯合。時而分散,遊騎在到處穿插,就像織成了一張大網,在草原上緩慢而堅定的移動著。
這樣的戰術,脫胎於當年秦軍第一次東征,那時趙石還只是個鷹揚將軍,率兵縱橫河中,如百川奔流,搶盡功勞。
後來經國武監生員之手,也正式有了這樣的戰術。但這需要很高明的指揮技巧,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戰術在大軍征戰時,是不可能用於大軍本身的,只有小規模的作戰,才能應用這樣的戰術,而且,從旅帥,到領兵大將軍。都必須深諳戰術精要。
也就是說,這是一種理想化的戰術。並不適合大軍作戰,因為各部從上到下,必須保持看似零散,實則牽一髮而動全身的狀態,在遇敵的時候,很快便能反應過來,大軍征戰,那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這樣的戰術。最終還是停留在了國武監的課本上。
而大將軍趙石所率大軍上下,也就木華黎所部,才能這樣如同狼群一般行軍作戰,而草原的廣闊環境,也給了這支軍伍更好的發揮餘地。
王彥召耐心的等在中軍,,細細是梳理各部傳過來的訊息。當然,就算是他再耐心,也不可能讓所有的全軍各部如臂使指。
所以他將大軍分為了前後左右中,五個部分。各派將領領兵,各部將領又將麾下各部陸續分開,傳到他手裡的訊息,不過是匯總而來。
可以說,這樣的行軍作戰,只為劫掠遊戰而生,也只有這一支從上到下都充斥了國武監出身的將領的騎兵隊伍才能施展開來,換了當世任何一支隊伍,都不可能。
“報……”
王彥召舉目望過去,一騎飛馳而來,馬上的騎士滿臉的汗水和泥土,王彥召知道,這是趕了不少路,肯定是緊急軍情了,心裡不由微微一緊。
木華黎將軍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