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變化太快,為了安全起見,他又把“龍泉寶劍”重又留在了孫殿英處。戴笠不放心,又拍電報給孫殿英,詢問此劍下落。因此時的孫殿英正暗中與日本人商談投降的事,以為此時戴笠來電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害怕會惹出什麼麻煩來也就遲遲沒有給戴笠回電。而戴笠因久等後仍不見孫殿英回電,以為因此劍實在珍貴孫殿英反悔了。
此時,因抗戰形勢嚴峻,戴笠也只好把此劍的事擱置一邊了。
這一擱,就擱到了一九四六年初。
此時抗戰剛結束不久,戴笠受蔣介石之命負責全國整肅漢奸的工作。當在上海整肅漢奸的事告一段落後,戴笠把重點移到了北平。來北平之前,戴笠就聽說有漢奸用十八尊金羅漢買通了時任北平肅奸委員會主任和北平民政局長的馬漢三後,而被私放回家。由於馬漢三是軍統局裡的高階幹部,多年來又得到了戴笠自己的重用,為此在逮捕了華北地區的所有大漢奸後,戴笠也沒有向馬漢三提及此事。因為,當時針對共產黨在內蒙這地區的活動軍統急需要開展情報活動,而馬漢三不但熟悉內蒙的情況並與內蒙偽政府的上層人物多有來往,為此戴笠想在這方面發揮馬漢三的作用。當然此時的戴笠還想到了另一個人,那就是日本間諜川島芳子。早在抗戰結束前,川島芳子為了打通與國民黨上層的關係,曾透過漢奸周佛海與戴笠拉上了關係。川島芳子傳話說,只要戴笠肯與她見面,她願將南京偽政府的特務分佈網和北平諜報人員的名單送給戴笠。戴笠對川島芳子的諜報才能早有所知,於是答應進行初步接觸。當戴笠派親信在北平與川島芳子接上頭後不久,因日本軍隊在進攻緬甸時陷中國遠征軍於絕境,這種接觸也就中斷了。戴笠到北平後,考慮到川島芳子長期在華北地區活動,不但熟悉內蒙的情況而且還可能掌握有可用的關係,決定秘密提審川島芳子。其實,川島芳子被捕後自知難逃死路,在透過各種關係甚至是向美國麥克阿瑟將軍求情無用後,她又利用手裡掌握著的日偽諜報網欲與戴笠聯絡,想用軍統局的手來挽救自己的生命。出乎川島芳子意料的是,正在她為與戴笠的聯絡苦惱時,戴笠自己找上門來了。
這次秘密提審的地點是在北平住弓弦衚衕十四號。
當川島芳子帶著腳鐐和手銬被押著走進戴笠在的那個房間時,她完全沒有了往日的傲慢和征服過好些男人的那種嬌媚。戴笠望著川島芳子蓬鬆紊亂的頭髮和毫無光澤的眼神,沉默了好久沒有說話。這是兩個都有特工天賦男女的第一次見面,只不過一個是掌握生殺大權的政府要員,另一個是等待著下地獄而又渴望求生的囚犯。終於,有人告訴川島芳子坐在她對面的就是戴笠時,她驚詫地睜大了眼睛,身子像觸電似的抖動了一下。川島芳子凝視著面前這位氣度不凡的中年人,她隱約地感覺到自己的已經無望的人生忽然間有了一絲希冀。川島芳子瞬間有了精神,只要戴笠問及的她都無話不說,戴笠沒問的她也沒有保留地全盤托出。也許是川島芳子想向戴笠證明自己所說的沒有假話,她告訴戴笠說,馬漢三在逮捕她時從她家中搜去了一把“龍泉寶劍”。戴笠聽說是“龍泉寶劍”表情瞬間變得驚異了,他馬上想到了孫殿英當年給了他的那把“龍泉寶劍”。它們是同一把嗎?戴笠揣著疑慮,向川島芳子仔細地詢問了她那把劍的情況。當戴笠從劍體的外觀、長度和劍柄上的雕龍及劍鞘上嵌玉的數量與形狀等斷定,川島芳子所說的這把劍就是當年在河南林縣交給馬漢三的那把劍時,他內心裡既惶惑又惱怒。
那麼,這把“龍泉寶劍”是如何到了川島芳子的手上的呢?
原來,當馬漢三在河南林縣從戴笠手中接過這把“龍泉寶劍”時,立時被這件稀世珍寶震驚的靈魂不定了。他知道這把劍的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計算的,一旦此寶物能帶出國的話,不但自己終身榮華富貴有了保證,就是子孫後代也會享用不盡。馬漢三本來就是貪婪無比之人,自得到這把劍後更是茶飯不思,既捨不得輕易把這件到手的珍寶送到重慶,又擔心躲不過戴笠的追查。在經過了好一陣痛苦的考慮後,馬漢三決定此劍暫時不交出,靜觀局勢發展後再說。當時正是日本軍隊長驅西進,國民黨軍隊全面潰退,大片國土淪失,國家和民族處於生死存亡的嚴峻時刻。面對如此形勢,馬漢三自忖如果國家和民族都不保了,那麼軍統自然也就不會存在了,自己就完全可以攜帶此劍脫離軍統。萬一局勢有好轉,戴笠對此劍又緊追不捨,再找個遲緩上交的理由,以此擺脫戴笠的懷疑。所以,當戴笠從中原回重慶後向馬漢三電催此劍時,馬漢三以局勢太亂寶劍已送回孫殿英處預以搪塞。而此時的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