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下它會滿目燦爛,令人炫目。戴笠聽孫殿英如此一說,瞬間有了極大的興趣。戴笠問,此劍不假?孫殿英說,他得到此劍後曾暗中託人考證後,才知此劍是清乾隆二十八年春,由新疆愛烏罕和哈薩克等部落所派使節來京入朝時獻給乾隆皇帝的。當時乾隆皇帝在龍位上佩上此劍,頓時滿殿生輝,猶如萬朵彩雲在殿中飄舞,滿朝文武大臣莫不稱幸。乾隆皇帝見此龍顏大悅,特以“龍泉”二字命名,並設宴使節和文武大臣於紫光閣。從此以後,乾隆皇帝對此劍愛不釋手,朝夕相伴。戴笠聽到此時,又問孫殿英,此劍從何而來?孫殿英隨之對戴笠附耳低語,說此劍是從東陵盜寶所得,得此劍後他就一直把它藏在秘密的地方。孫殿英接著對戴笠解釋說:“本想此次把此劍帶上只因太匆忙,只待下次機會一定把那劍帶上,是轉獻蔣委員長還是何應欽部長由戴先生自定。”戴笠聽後會意地一笑,雖然他沒再多說什麼,但這“龍泉寶劍”在他的腦海裡烙下了很深的印記。
戴笠再次與孫殿英見面,已是一九三九年的冬天了。
那時國民黨剛開完五屆五中全會,會上蔣介石提出了“防共、溶共、反共、限共”的政策。會後,蔣介石對戴笠說:“當前許多實力派控制的軍隊中鑽進了中共人員,有的在相當程度上掌管了地方武裝的領導權,形成了與中央軍抗衡的力量。據有關方面報告,剛改編為新五軍的孫殿英所部就鑽進了許多共產黨人。你要以校閱新五軍為名,規勸孫殿英反共,清除新五軍中的中共組織。對其它地方實力派控制的軍隊組織和群眾抗日武裝也要照此辦理,以確保五屆五中全會制定的政策能切實貫徹落實。”自從華北淪陷後,晉東南的中條山區和太行山區成了國民黨的惟有的敵後根據地,控制住了孫殿英,就等於保住了這塊根據地。為此,戴笠對蔣介石的良苦用心是心領神會的。其實,戴笠對孫殿英早就看的很透了,在一定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只要誰對他孫殿英有利,他就利用誰為他服務。為防止孫殿英通共和投降日偽,戴笠儘管在這之前已利用各種手段和名義對他進行了控制,但這種控制畢竟是有限的。所以,當蔣介石要他去新五軍時,戴笠即刻就動身了。
戴笠到達後,孫殿英比往日多了些警覺。
新五軍駐防在河南的林縣,處於國民黨晉東南根據地的前沿。由於周邊情況複雜多變,孫殿英為了自身的生存在與國民黨上層搞好關係的同時,也與共產黨有著不少的接觸。按照孫殿英的話說,他是想利用共產黨的獻身精神以及做思想工作的方法來教導和訓練自己的部隊,並且還邀請共產黨裡面的人來他的部隊任職。戴笠到達後,對新五軍的各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考察和了解,發現在孫殿英的身邊確實有不少共產黨人。但孫殿英把軍事主官只交給自己的舊部軍人掌握,始終不讓共產黨人擔任實職,這說明孫殿英對共產黨僅限於利用而已。戴笠據此認為,孫殿英確實精明狡詐,但投共絕非是他所願,投日偽雖有這樣的可能,可不到已入絕境,他不會出此下策。然而,目前要孫殿英斷然採取反共的立場,似也不太現實。因此,戴笠的策略是繼續加強對孫殿英的監控,逼迫他採取反共和清共的措施,確保其為國民黨所用。
過後,戴笠與孫殿英會晤時,主動提出與孫殿英拈香結拜為兄弟。孫殿英聽後,自然是喜從心來。其實,這是戴笠為控制孫殿英所採取的一種手法,當然戴笠也想以此使孫殿英有所歡喜後再提那“龍泉寶劍”的事。而孫殿英似乎對“龍泉寶劍”一事早已忘記,在與戴笠結拜後他也沒有把話往這方面引。戴笠可忍耐不住了,有意無意地把話往東陵盜寶的事上說。孫殿英自知已難以迴避,終於經過一番周折後拿出了那把“龍泉寶劍”。戴笠細看此劍後,確認是此生從未見過的稀世珍寶,他連忙拍著孫殿英的肩頭說:“有了此劍,我包你後半生平安無事。”
戴笠得此劍後頓時覺得肩上多了好些分量,因他還要繼續前往中原各部隊視察,檢查貫徹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所定的反共方針的落實情況,生怕帶著此劍過於招搖,經過考慮後他把此劍交給了馬漢三。馬漢三原為軍統北平區張家口察綏站站長,他被戴笠召到孫殿英部隊駐地後改調為軍統陝壩工作組組長,專門負責內蒙一帶的情報工作,並對進入陝西作戰的第八戰區副司令長官傅作義進行監視控制。在林縣分手時,戴笠要馬漢三在安全的時候將此劍交給何應欽,而後再由他本人親自獻給蔣介石。自從在林縣與馬漢三分手後,戴笠在外轉了好久回到重慶後,始終未見馬漢三將“龍泉寶劍”送來。戴笠情急之下,連著給馬漢三發電催問。馬漢三回電說,由於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