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寒門士子,則全都是各州選拔出來的頂尖學子,一州之大才出幾十個,往往相互之間根本就不認識,無法緊密地聯合起來,就更別提如何掣肘那些權貴們了。
陛下前幾年其實已經設立了都察院,其意圖就是行監察監督的權利,意圖侷限士族派系的勢力。
但受時代的侷限,陛下也沒有前世明太祖的魄力,這群都察院的官員們沒有被賦予前世明朝那麼大的權力,因而起到的效果也就相當有限了。
所以陛下最根本的需求,就是一套可以利用起這些學子們,削弱打壓權貴們,培養出新一派政治力量的方案。
林甫眯著眼睛分析著陛下的心思,只能說總算總算,穿越人士在這件事情上還算是有點政治敏感度。
不過,猜到這層不算是太難,膽子稍微大一些的人,仔細思索一番,都不會想不到這種可能。
可要知道陛下想借科場大量收納寒門子弟打壓權貴只是一個開始,難點在於如何拿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協助陛下完成這件事。
畢竟寒門子弟大量入仕在這個世界是第一次,受時代的侷限,人們在這件事情上不免有些遲鈍。
就連英明神武如陛下,在這件事上也有點迷茫。開拓者的道路總是艱辛的嘛。
但好在穿越人士有一整套“言官體系”,既能夠保證大量寒門士子的去處,也能夠賦予他們掣肘權貴的職能。
更加可怕的事情是,他還知道這一整套“言官體系”究竟有什麼缺點,可能惹出什麼麻煩,這是大明王朝幾百年的歷史教給他的。
但受於答卷字數的限制,如果要用這一套“言官體系”來出人頭地的話,可能有一些冒險,因為這樣的話卷宗上的一些題目可能無法涉及,無法作答。
思忖再三,林甫還是決定冒這個險。倘若他是尋常人家的學子,他定然不敢放著本來就字數緊張的題目不答,而去揣摩聖心寫什麼“言官體系”。
可畢竟如今自己身份特殊,目前取得的成績也顯然引得了一些大人物的注意,尤其陛下曾欽點自己入殿試。
那麼不論自己能不能透過閱卷官那一關,陛下多半也會親自看一看自己的卷子。
只要陛下肯看一眼自己的卷子,林甫覺得自己對“言官體系”這一方案的介紹和分析一定能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之所以他如此肯定,是因為這套“言官體系”實在是太適合現在周皇朝的歷史程序了,況且陛下已經於前幾年設立了都察院,這說明他已經初步有了這方面的想法。
這樣的話,也就不用擔心陛下會不明白自己的意思,引發一些不必要的麻煩事。
這所謂“言官體系”是明朝發展起來的特色,賦予言官極大的言論自由,評事議事絕對安全,不會受到懲罰。
這套言官體系採用的是以小制大的方法,都察院的御史言官們品級很低,全是七品官,但權力極大,什麼都能插一手管管。
平日裡也沒有什麼特別的需要處理的事務,每天要做的就是去各個部門轉悠,去查查戶部的虧空,兵部的軍餉,吏部的官員安排什麼的,晚上再去刑部看一看有啥冤假錯案,一天就過去了。
用這些寒門學子們作言官,一來他們很多人本身就比較痛恨士族,二來這種寒門讀書讀出來的,很多都比較死板,就如林甫進京之後所見到的柳文長,寒門學子當中有許多這樣的人。
有這些寒門言官監督朝廷,就達成了掣肘權貴的目的,而讓這些沒有背景的寒門士子們以七品的身份監督長官,他們也就不至於太過分,畢竟受到品級限制,他們無法像大員那樣隨心行事,需要有所顧忌。
找一些死板固執的寒門學子,任御史行監察權,這是御史的正確用法。不僅監察權貴,連自己也一起以身作則。陛下犧牲一點作榜樣,都察院就能慢慢坐大。
等都察院坐大之後,再找一些自己信得過的寒門學子甚至自己的心腹,放進都察院作長官,起到指哪打哪的效果,漸漸地也就能夠完成最終目的。
如此以來,大批次的寒門學子有了去處,能起到監督官員徇私枉法的效果,也算是回答了部分有關吏治和春闈的策問。
雖然幾乎是沒有正面回答多少問題,但林甫相信這一套“言官體系”正是陛下所需要的,比起諸學子對題目表象性的套路回答,自己超脫了時代的見解一定抓住了陛下最本質的需求。
因而林甫略加思索了一番,就動筆在草稿上稍微梳理了一下大綱。把自己想表達的東西大概組織了一下,按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