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電腦、手機都可以讓人們縱覽全球五光十色的資訊。網上檢索、下載讀物讓人感到方便和與時俱進,但卻難以取代圖書中散發的油墨紙香,對活字的鐘愛和依戀讓我們的生活依舊離不開書報。每年的圖書館舊書公開之前,我們不知道今年會和什麼樣的書相遇,正是這種對未知的期待讓我們不斷地從與圖書的意外邂逅中發現新的世界,從不曾想到的文章中得到啟迪。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記錄歲月(1)

日本人心細,辦事認真,時間管理嚴密,只要和日本人打過交道的人都能夠感受到。能夠做到這些,除了他們特有的性格和長期的訓練之外,隨身攜帶的記事本是他們管理時間和行動計劃時不可缺少的工具。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事情都需要提前預約,比如去美容院理髮,上醫院看病,約朋友吃飯,甚至郵件包裹送家裡來,投遞人員都會事前打電話詢問收件人合適的時間。有工作的人因為接觸面廣,自然少不了詳細的時間管理表;即使是一個主婦,孩子學校的安排、銀行付款、商店大降價的預告,他人拜託的事情等,她都會事無鉅細地寫進記事本的時間表裡,這樣才不會出現疏忽。日本人做事一般很少莽撞和衝動,凡事要事先做一個計劃,然後根據計劃行動。就連購物,主婦們也是根據事前考慮好的採購單購物,所以在超市經常能看到一些主婦一邊對照紙條,一邊尋找商品。

不過,對主婦還有更合適的記事本,那就是“家計簿”。每天一頁,發工資的日子,拿獎金的日子,每月的開銷記錄,一年的存款計劃等等。家計簿上設有記事欄,除了過日子的流水賬之外,主婦還會在記事欄上隨手寫上家事的三言兩語,比如這天去了什麼地方,車票多少錢,和誰喝了咖啡等等。

日本人喜歡記錄的習慣也讓世界為之嘆服。曾經有報道,日本乘客在飛機即將墜落的時候還會平靜地將詳細狀況一一記錄下來,也許日本人並不覺得這是值得大驚小怪的事情。

日本的男女老少差不多都有一個時間管理記事本。大多數人真正開始用記事本是在大學或參加工作以後,但是他們使用記事本的習慣從小學就斷斷續續地開始了。小學生用記事本寫下相好朋友的生日、電話號碼、和小朋友的約會時間、從家長那裡得到的零花錢……到了初中和高中,孩子們的學校活動多了,活動範圍廣了,結交的朋友也多了,青春的痕跡也就更多地留在了記事本中。

女兒20歲的時候,當地政府給每一位成年的青年贈送祝賀成年的紀念品,其中就有一本質地不錯的記事本。雖然女兒因為覺得記事本的封面設計沒有女孩子的風情而沒有使用,但是她開始用記事本管理日程的習慣也就是在這個時期完全形成了。她的記事本上密密麻麻,黑字中摻雜著紅色的提示。如果某一天她老老實實呆在家裡,那記事本上這一天的欄目一定是空白的。

記事本里面既有一天、一個星期的時間計劃,也有一年中重要的安排。報紙曾經報道一位農民三四十年如一日記錄天氣的變化,一位主婦16年保持記錄每年燕子來屋頂築巢的情景。周圍的主婦對生活的記錄讓我確信,把日本民族稱之為“日記民族”恐怕也不算言過。有幾位已經年過六旬的朋友告訴我,她們儲存著三十多年前從結婚開始記錄的買菜做飯的流水賬,孩子成長的隻言片語。其中一位朋友給我看了幾種記事本,一個是孩子從出生到3歲期間每天的狀態。她說,這個記錄是要贈送給女兒的。另一個記事本是從結婚開始,每天的菜譜,甚至還詳細地記錄了每種材料的分量和比例。還有一本是賬本,記錄了幾十年前的日常花銷,當時的購物收據也都整整齊齊地貼在記事本里。

他們不僅善於記錄時光,而且喜歡收藏歲月。如果是一件特別有紀念意義的東西,他們會非常小心,非常珍惜地儲存。一位鋼琴表演家已經四十過半,小學時候最喜歡的一本樂譜集還被她小心翼翼地放在書櫃裡面。當她告訴我手中的筆盒是從中學用到現在時,我不由得試圖在筆盒上尋找她中學時代的身影。

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不同目的的人會對記事本有不同的要求。因為日本人對記事本的鐘愛,花樣繁多的記事本層出不窮。據說在東京銀座的一家著名專賣店,銷售旺季時的貨架上,記事本多達三千多種。雖然隨著電腦技術的發達和電子產品的日趨小型化,記事本的許多功能都可以被取代,甚至很多年前開始的電子記事本也曾大為流行,但是這些依然無法取代用筆寫在紙上的那種隨時隨地、隨心隨意的翻閱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