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部分

儘管宣傳調門一再拔高,知識青年們卻幾乎無不知曉:“結了婚要一輩子當農民”,“也別想再選調了”《南方日報》,1975年7月10日;《人民日報》,1975年1月28日。。與農民結合,意味著將終生廝守腳下那一方土地,意味著完全割斷與城市生活藕斷絲連的聯絡,一切關於前途的憧憬,以及對招工、招生、返城的企盼也將隨之化為齏粉。既然如此,為什麼仍有為數不少的女知青走上了這條前景並不光明的道路呢?確乎有少數知青(如上舉知青典型),她們與農民的結合不是被動的,除了真心實意地把這視為革命的“洗禮”外,也不排除彼此感情契合的因素。不管怎麼說,農民的本質是淳樸、善良的,對於處在困境中的下鄉知青,許多農民給予過各種形式的寶貴幫助。有的知青在極端沮喪之餘,從農村青年的熱情關心幫助中體察到世間溫情,進而產生愛慕之情,是很自然的關於這方面的報道可參考毛弟:《苦澀的戀情》,《輝煌的青春夢》,湖南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塔琳:《她依戀阿拉坦合力》;周興國:《他說,他不是鷹,是風箏》,《草原啟示錄》,中國工人出版社1991年版。。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婚姻的型別(5)

但就多數知青來說,她們走上這條道路是出自被動的選擇。究其原因,首先是女知青難堪農村艱苦勞作的重負。著名影星劉曉慶當年曾在貧困的四川宣漢縣當過知青,她回憶說:

我每天在幻想與破滅之間掙扎,我第一次渴望著“愛情”:如果有這麼一個小夥子,他能夠每天來幫助我挖地,只要堅持八個月,我就一定嫁給他。《我的路》,《文匯月刊》,1983年6期。

劉曉慶企盼的小夥子終究沒有出現,現在來看未嘗不是一件幸事,但當年確有不少女知青,正是在這種心態下走上了一條陌生的人生道路。男知青有強健的體格,較強的群體意識,與艱苦環境抗爭的能力,在這些方面,女知青都遜色一籌。一些地方知青集體戶的破裂直接強化了女知青的困境,處在孤立無援的境地,更需要別人的###、友情、關心、幫助。尤其是當下鄉初的熱情冷卻,幻想破滅,她們很容易為農村青年的慷慨幫助所打動,成為婚姻的俘虜許惠英:《18歲的幻滅》;林小仲:《“女俘”》,《草原啟示錄》,中國工人出版社1991年版。。農村女孩子出嫁早,長期在地裡與男勞力一樣幹活的往往就剩下一幫女知青,當她們結婚後,起碼免去了農田的沉重勞作。用農民的樸素語言來表達:“過門當了媳婦,用不著沉錘大钁地下坡幹活了,安安穩穩地在家過日子。”《青島日報》,1974年4月17日。這算是付出沉重代價後的一點補償。

促使女知青走上這條道路的另一個原因是“血統論”的壓力。最早一批與農民結婚的女青年,很多是對前途喪失信心的所謂“黑五類”(地、富、反、壞、右分子)和“走資派”的子女。不少知識青年因家庭出身問題受到百般歧視。“出身不由己,配偶可選擇”,在廣闊天地裡,他們毅然選擇貧農子女為配偶,以期改換門庭文質:《和農民結婚的知青們》,《傳記文學》,1991年1期。。

“###”十年間,封建的“血統論”不僅在城市中跋扈恣肆,同樣掃蕩於鄉間。農村物質生活的貧困、文化教育的落後,社會環境的閉塞,以及千百年小農經濟基礎釀造出的等級意識和狹隘、愚黯的社會心理,都為“血統論”的飛揚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初,在湖南道縣、北京平谷縣農村發生的對“五類分子”的大屠殺,殃及子孫,乃至襁褓中的嬰孩,便是這種劣根性發作時最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幕。在幾十年裡,農村的階級成分始終具有世襲的性質:貧農的子女就是貧農,地富的子女就是地富,清濁分明,不容混淆。與此同時,農村又是一個父權觀念牢不可破的社會,社會關係一向依男性血胤擴充套件延伸,併為判斷每個人出身的高低貴賤提供了基本的依據。在家庭成分依男性家長而定的傳統面前,沒有哪個貧農家女兒會傻到嫁給地富家的兒子,因為這會玷汙自己的清白,甚至淪為政治上的賤民,但地富家的女兒卻可攀援貧下中農的兒子,這種結合通常不會有損後者的良好成分,卻能使前者的社會地位大為改觀。無論如何,她的子女將繼承丈夫的好成分,她的出身恥辱也會因此而淡化。明乎此,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家庭出身有“汙點”的女知青在選調無望的情況下要與農民結婚,並且無一例外地要選擇貧下中農家庭的青年了。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婚姻的型別(6)

一些地方蔓延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