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部分

人目標,短處是仍然把戰略促進者與培訓實施者的職能並列進行,也沒有考慮到外部環境對培訓的影響。 txt小說上傳分享

【ST型模式】

諮詢專家高文舉在《培訓管理》(2001)一書中,在分析系統型模式、諮詢型模式和所羅門型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更加符合中國企業需要的“ST(Spiral Training)型培訓模式”,也叫螺旋培訓發展模式。該模式以企業戰略和目標為基礎和導向,結合影響企業的內外環境因素和員工個人職業生涯規劃,以“全程評估”貫穿螺旋上升的各個流程環節:

(1)制定培訓目標和戰略;

(2)確立培訓組織和政策;

(3)進行員工工作行為和績效評審以界定培訓需求;

(4)培訓課程和課程技術設計;

(5)培訓實施;

(6)培訓效果與資訊交流;

(7)完成或超出目標;

(8)根據新環境、組織目標和戰略新階段、員工個人職業生涯規劃新階段,修訂培訓目標和戰略。

這一模式系統地考慮了全程評估、培訓的連貫性和持續化發展、供應為先的內部市場觀念、戰略促進者與培訓實施者的關係、員工個人發展需要和外部環境對培訓的影響,並引入了培訓交流。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培訓課程】

培訓課程是為實現培訓目標而選擇的培訓內容的總和,與教育的學科課程相比,其功利性非常突出。培訓課程的組成要素是:

(1)課程基點:要求基於企業的現實需要和學員的成人差異性;

(2)課程目標:要求能夠儘量在短期內轉化為工作績效;

(3)課程內容:更多是跨學科的內容組合,根據培訓目標進行針對性地選擇;

(4)課程執行:要求遵循成人的認知規律,更多采用參與式、體驗式的培訓方法;

(5)課程評價:一要評價培訓“過程”的質量,即學員對培訓內容的接受程度;二要評價培訓“結果”的質量,即培訓內容轉化為工作績效的程度。評價方式有課程考試、培訓效果調查和工作績效考評等,而不是限於學科課程的考試和分數。

以上組成要素決定了課程設計的基本原則。

【培訓課程設計】

培訓課程設計是指一個培訓專案中培訓課程的組成形式和組成結構。一個培訓專案往往由若干個相互關聯、相互補充的課程組成。如營銷培訓專案,就可以包括營銷基礎知識、營銷策劃、廣告策劃、營銷渠道建設、中間商管理、銷售管理、銷售技巧、顧客心理、溝通技巧和時間管理等課程。

1、設計要素

(1)學員:即課程的學習者,學員的學習需求往往隱含著客戶企業的要求和期望;

(2)培訓師:即課程的傳授者,一個培訓專案的實施往往需要一個課程組,課程組由各具優勢的培訓師組成;

(3)課程目標:學習的目標主要有記憶(是什麼)、理解(為什麼)和行為(怎麼做),因此,課程目標相應就有應知(記憶和理解)和應會(行為)兩類,不同的課程目標只是這兩類目標在程度上的不同而已;

(4)課程內容:課程內容的廣度、深度,以及課程之間的先後順序;

(5)課程教材:由專案說明、課程大綱、影像資料、案例、活動介紹、測試題、討論題、參考讀物、調查問卷等組成的資料包;

(6)課程時間:專案總學時、每天的學時、每一課程的學時、課間的休息或過渡時間,以及其它靈活的時間安排,如巧妙利用午餐時間、休閒聚會時間安排合適的培訓內容;

(7)課程執行:課程實施的日程安排和培訓方法選擇;

(8)課程評價:對學員學習情況的評價時間、方法和標準;

(9)課程空間:課程實施的場所,除了基本的室內室外之別外,更需要考慮空間的巧妙選擇、利用和佈置;

(10)課程道具:配合課程實施的各種輔助工具,如演示器材和用品、遊戲器材和用品等。

2、設計程式

(1)準備工作:決定擔任課程設計的人員和分工,初步收集設計所需要的資訊和資料,制定設計工作計劃;

(2)設定課程目標:明確學員應該達到的學習目標,並區分各個目標的主次;

(3)收集資訊和資料:從多種渠道(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