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負責人隊伍卻是一流的,而且該公司還得到了風險投資專家戈登·坎貝爾的支援,戈登在很多年以前就曾經和史蒂夫在超大規模積體電路方面合作過。現在,戈登經常在矽谷出現,他有一個善於選擇創業成功者的好聲望。
託尼對PortalPlayer公司的情況也瞭解清楚了,他知道該公司正在設計至少兩種型別的MP3,其中一種播放器和香菸盒的大小差不多。 PortaIPlayer公司的一位高階管理人員曾經對記者說,蘋果公司對PortaIPlayer公司的人員採取鼓舞的策略,他們說:“MP3播放器的研發是重塑蘋果公司的一大舉措。從現在起10年之內,我們的公司將會成為一家音樂領域的商業公司,而不是一家電腦公司。”
設計MP3播放器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設計出優美的外形,以及如何把產品的尺寸縮小,在達到以上兩種要求的情況下如何才能不增加產品的耗電量。這有點像在鋼絲繩上騎著腳踏車穿過尼亞加拉大瀑布,而且還要做出各種驚險的動作一樣。即使有不少難以克服的障礙,不過託尼發現,雖然PortalPlayer公司的產品還沒有徹底設計完成,但他們的電子產品的設計還是相當超前的,他完全可以借鑑他們的設計。但PortalPlaver公司的管理人本·克瑙斯卻認為,他們公司設計的播放器原型相當“醜陋”。“尤其是其中一款,是由那些硬體研發人員設計的,看上去就像有多個按鍵的調頻收音機。”他說。
克瑙斯預料到:“我們設計的產品對蘋果公司是極具吸引力的,因為我們有自己的作業系統,這就是一個真正的賣點。我們已經把產品的硬體和軟體都設汁開發出來了。”更重要的是因為史蒂夫·喬布斯和喬恩·羅賓斯坦急著要把這種產品推向市場。
等到蘋果公司真正插手進來的時候,PortalPlayer公司已經被公認為是MP3設計領域的“領軍先鋒”了。IBM公司,再加上其他大部分位於亞洲的數十家公司都是他們的顧客。IBM公司需要的產品是那種光滑的、黑色的、如口袋大小的音樂播放器,而且還能與藍芽耳機配合起來使用——這一特徵是今天的iPod使用者夢寐以求的。
史蒂夫·喬布斯雖然同意與PortalPlaver公司開展合作,但他卻非常重視產品的智慧財產權,這就意味著PortalPlaver公司只要與蘋果公司合作就不能銷售自己的MP3播放器。PortalPlayer公司能答應這一點也是相當不容易的,但託尼·法戴爾預計這種MP3播放器可以重塑蘋果公司的發展道路,就憑這一點,蘋果公司就能“引誘”PortalPlayer公司做出這個決定,就這樣,在那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裡,PortalPlayer公司在美國總部和印度分部的全體工程技術人員都在忙著研發蘋果公司新一代MP3播放器。
史蒂夫·喬布斯一直密切地關注著MP3播放器的研發程序,他作為一名優秀的市場開發人員總希望他的產品能夠設計得完美無瑕,因此不論什麼時候,他都會對產品提出最高的設計標準。在接受www。wired。com網站的採訪時,本·克瑙斯回憶道:“史蒂夫想用他們設計的播放器欣賞某一首他想聽的音樂時,如果—連線幾次按鈕都沒有聲音,他就會非常生氣。”有時候,史蒂夫也會直接給設計開發人員提意見,比如,“播放器的聲音不夠大”,“音樂的音調不合適”,“播放器上的選單反應速度太慢”。每一天,史蒂夫都會依照自己的想法提出不同的設計改進意見,克瑙斯說。但有時史蒂夫與其他設計人員的想法是不一致的,比如,在音量控制器的設計上,史蒂夫要求擴大音量控制範圍,但克瑙斯卻說,他們設計的MP3播放器的最大音量要比其他任何型號的播放器的音量都要大。克瑙斯對此解釋說,史蒂夫的聽力可能出現了問題,史蒂夫的一些親近朋友卻認為這絕對不可能,他們還為此與克瑙斯激烈地爭辯了一番。
由於史蒂夫設定的產品研發時間非常短,所以設計人員沒有時間使用專門定製的晶片。在播放器最終設計出來後,幸好沒有出現太大的問題。可以設想,如果設計人員在開始的時候就從零起點設計這種播放器,也許這種MP3播放器的音質還可能更好一點,重量還可能更輕一點,或者說電池的持續時間還可能更持久一些,但遺憾的是,設計人員使用的都是現貨供應的零部件。
史蒂夫已經進入事業成熟期的另外一個標誌是,他能夠調整自己以適應現實世界,而不是停留在他自己喜歡的世界裡。在蘋果公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