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用意?讓臣等明白陛下的用意,將來也好為新政服務。”大臣們覺得,朱由檢的動作雖大,但這次政改,與他們的關係似乎不大,方向也不明確。
“這個問題問得好,朕原本就準備告知諸位。”朱由檢咳嗽兩聲,“朕這次政改,主要是為了預防百官貪墨,雖然諸位愛卿都在廉政文書籤上自己的名字,但沒有監督的官員,遲早還是會偷嚐禁果的。”
“陛下,這次政改,怎麼會與預防貪墨有關?”大臣們一個個乾瞪眼,朱由檢的想法,層出不窮,誰也猜不透朱由檢的真實用意。
“朕這次改革,除了要求監察部行監督之職外,各部門還要行自上而下的監督。”
第287章新時代
“陛下,如何讓官員們行自上而下的監督?”
“很簡單,朕只要盯住三位院長就可以了,而三位院長,又可以監督各自的下屬,司法院長監督十五省的院長,政務院總理監督十部部長,國防院院長監督下屬的三部與各軍軍長,以此類推。”
“陛下,如何類推?”
“省法院院長監督法院的其他成員,以及各府的法院院長;政務院各部長監督各自的下屬,人事部還要監督各省的省長;海軍部監督海軍,陸軍部監督陸軍,參謀部監督監督各省總兵。此外,監察部們也要行使監督同級各部門的權力和責任。”
“陛下的意思,凡是任命的下屬貪墨,任命的人,也要承擔責任?”
“不錯,是要承擔連帶責任,誰讓他識人不明?不過,這連帶的責任,不會太重,也就是立即致仕、永不錄用而已。”
這還不重?大臣們都在腹誹,“陛下,屬下作奸犯科,上級替他承擔責任,這是聞所未聞的事,是否過於嚴厲了?”
“過於嚴厲?”朱由檢突然提高聲音:“那太祖將貪墨的人,天燈、活剝皮、生抽腸,是否更是過於嚴厲了?”
將太祖的名號掛出來,大臣們一時無法反駁。
朱由檢聲色俱厲:“如果要做官,就不要指望發財,你們要是想發財,那就不要入仕。”
大臣們都是暗暗冒出冷汗,不知道朱由檢怎麼弄出這一出,如果真要這樣,那當官可是天下最危險的職業。
“現在剛剛實行連帶責任,暫時網開一面,朕給每名官員,設計一份負面清單,清單上一共有三分,一名下屬貪墨被查,就扣一分,扣完三分,該官員自動致仕,永不錄用。”
原來有三分,官員暗暗鬆口氣,以後不僅要監督屬下,萬一屬下貪墨被查,一定要幫助他脫罪,幫助他就是幫助自己。
“在這份負面清單上,還有一些獎勵措施。”朱由檢像是洞察了官員們的心思,“凡是自己查證屬下貪墨的,兩次增加一分,分數上不封。”
“陛下,臣等明白了,陛下這是讓臣等嚴格監督屬下。”
“就是這個意思,有人貪墨了,朕可能不知道,但是,他的朋友、上下級可能知道,只要舉報的證據確鑿,朕同樣在他的負面清單上加分,關於官員貪墨的事,曹愛卿,你抓緊時間,制定詳細的大明《反貪律》,朕的錦衣衛,也會根據《反貪律》,監察全國的官員。”
自從魏忠賢伏誅,朱由檢嫌錦衣衛名聲不好,一直將他們晾著,錦衣衛已經取消了煉獄,喪失了抓捕、審判的權力,只是保留了取證的權力。現在東西廠已經裁撤,朱由檢能夠依靠的,只有錦衣衛了。
也許應該將監察部,像司法院那樣獨立出來。
“陛下,那要是舉報不實呢?”官員們開始擔心起來,如果舉報他人可以給自己的負面清單上加分,那官員們為了自保,很可能無中生有舉報別人。
“大明不以言獲罪,如果沒有確切的證據,監察部門不會受理,也不會影響被舉報人的正常工作與升遷,但監察部門會重盯住被舉報人,由此發現被舉報人在其它方面貪墨的,不能給舉報人的負面清單上加分。”朱由檢也不希望檢舉成風,影響官員們的正常工作與生活,不過,要是官員們懼怕貪墨,甚至懼怕為官,對大明來說,倒是一件幸事。
朝會結束之後,朱由檢立即在乾清宮找見了錦衣衛指揮使郎月和指揮僉事周奎。
“臣扣見陛下!”兩人戰戰兢兢跪在朱由檢的座前。
“兩位愛卿免禮!”朱由檢虛扶了一把周奎,“周愛卿是朕的國丈,何須如此大禮?”
“陛下是大明的皇帝,臣參見陛下,乃是國禮,禮不可廢!”周奎就著朱由檢的手,站起身子,然後與郎月一樣,在下首的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