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銀子。”朱由檢也想到了中五省、南五省一樣要修路,但那時朝廷的賦稅,必然要增加,“愛卿只要審視每一筆支出是否合理,嚴格控制開支就是。”
“是,陛下,臣明白了,臣一定會嚴格控制開支!”
朱由檢見朝會上再無聲息,“諸位愛卿,你們還有何本奏?”
眾臣你看著我,我看著你,都是默不作聲,他們顯然都沒什麼話要說了。
“眾愛卿都無本可奏,朕倒是有些事情,要與愛卿們說說。”朱由檢先看看黃立極:“黃愛卿,朕上次說的國旗的事,現在有著落嗎?”
“回陛下,臣已經著人設計了一款,是青天白日,但無論如何,都加不上月亮,因為沒有最後定型,故沒有向陛下彙報。”黃立極低著頭,這麼長時間都沒有完成國旗,他覺得有些羞愧。
“青天白日?”朱由檢沉思片刻,“不錯,青天白日是對大明百官的告誡,頭上著白日,行為要像青天,等朝會結束,拿給朕看看!”
“是,陛下!”黃立極躬身,退回群臣的最前面。
“諸位愛卿。”朱由檢的目光掃過群臣,“朕自登基以來,一直未有內閣,朕常覺得,沒有內閣的輔佐,朕處理政務,屢有不順,所以,朕打算恢復內閣。”
“內閣?”大臣們眼裡都是一亮,不知道誰能有幸進入內閣,內閣的品級雖然不高,不如各部尚書,但他們的實權卻是極大。
“不過,朕的內閣,與以往的內閣略有不同,因為專職處理政務,所以這新的內閣,叫做政務院,原來的首輔現在叫總理,總理一切政務,所有各部,都直接受總理領導,對政務院負責,而政務院總理,只須對朕負責。”
“內閣總理?”這是新名詞,黃立極也不太懂,但他覺得,內閣與六部,本來是相互制約的,現在六部怎麼成了受內閣領導?“陛下,這政務院總理,怎麼有些像是宰相?”
王永光也是有疑問:“陛下,六部受政務院統轄,那除了陛下,政務院有何人可以制約?”
“兩位愛卿不用著急,這政務院,自然有人制約,朕在後面會有所說明。”朱由檢打算先將政務院的事情說清楚,“至於六部,由於大明新政的需要,朕打算擴充為十部,這十個部,都是受政務院領導。”
“十部?陛下,是哪十部?”李春燁不知道朱由檢又要弄出什麼新花樣。
“為配合新政,朕將原來的六部,以及朝廷設計的其它機構,整合成十個部。”朱由檢又掃視群臣,將眾人的求知慾充分調動起來,“撤銷吏部,設立人事部。”
“人事部?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機構?”
“就是原來的吏部,負責考核、升遷官員,包括各省的省長,十部的除部長、副部長之外的官員。”
這和以前吏部的職責差不多,只不過換了名稱而已,眾臣也沒什麼反對意見,他們倒是關心新的人事部長是誰。
“部長王永光!”
朱由檢的話,也沒什麼意外的地方,王永光本來就是吏部尚書,大臣們都是向王永光賀喜。
“對於戶部,朕打算一分為二,財政部負責支出,稅務部負責徵收各地的賦稅。”
這是將賦稅徵收獨立出來,與朱由檢開徵工商稅、擴大徵收農業稅的思路,是一脈相承的。
“財政部長畢自嚴,稅務部長黃士俊。”
大家又是恭賀,畢自嚴倒沒什麼,他本來就是戶部尚書,現在戶部分出一個稅務部,他的職權範圍變小了,不過,與支出相比,賦稅徵收更加吃力不討好,他到落得清閒一些。
而黃士俊原來是吏部右侍郎,現在做了部長,算是升了半級。
“改工部為交通部,部長李長庚。”
這又是一個不升不降的變動,現在朱由檢大肆修路,交通部的職權更加突出。
“另外,增設一個水利部,部長劉榮嗣。”
增設水利部,劉榮嗣是不二的人選,他是治理河道方面的專家,在山東的時候,他就是以治理黃河、運河聞名。
劉榮嗣從戶部侍郎升為水泥部長,也是升了半級。
“撤銷禮部、鴻臚寺,改設外交部,部長方逢年,副部長黃曉福。”
“陛下,這外交部是做什麼的?”
從名稱上看,大臣們都是一團霧水,他們從來沒聽說過“外交”這個名詞。
“外交部,顧名思義,就是與外邦打交道的,不管是大明的藩屬國,還是西夷,大明都要與他們接觸,瞭解他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