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部分

是,那時的邯鄲已在秦的統治之下,很多人又因此橫遭殺戮。

從此,趙國人對秦王更加怨恨。他們為了避免無辜的死亡,就在每年除夕之夜,以新換舊為名,把頭上的帽子偷偷扔到大街上,說是驅趕一年的晦氣,扔舊愁、迎新喜。官府也就無可奈何了。

久習成俗。後來,秦國雖已滅亡,邯鄲人並沒有改變習慣,把它作為一種地方風俗,稱之為“扔愁帽”,流傳至今。不過,現今人們扔帽子,已經沒有當年的憂愁,而是把它當作一件應景的樂事了。

閩臺清明習俗拾趣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大多在四月五日,有時也可能在前一天或後一天。清明前後,我國廣大農村地區開始春耕春種,是每年農事的重要時刻。有趣的是,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演變成民間節日的節氣。

民間自古有著掃墓、插柳、踏青、打鞦韆、拔河、鬥雞、撲蝶、放風箏等豐富的娛樂活動,使“清明”充滿了誘人的色彩。這些風俗相傳是由隋唐以前較為盛行的“寒食節”漸漸演變而來的。寒食節,相傳是晉文公為紀念其輔臣介之推被燒死的節日。在這一天,人們禁菸火、吃冷食。

閩臺一直保留著以下習俗:

掃墓

泉州民間約定俗成以清明節前、節後各十天為掃墓期。掃墓,泉州人稱“巡風水”、“上墓”。清明節期間,在外子孫歸家祭祖,一家親屬扶老攜幼,隨帶果盒祭品,相偕上墳掃墓。到達墓地,大家動手斬荊棘,除雜草,培墓土,開排水溝,填平窪坑,描紅墓碑,修整墓園停當,即陳上祭品,焚香點燭,獻紙錢,按輩分大小依次行禮致敬,表達對先人的悼念。

食清明

清明節前數天,泉州城郊農家大多忙於蒸制清明。清明有兩種:一種以糯米粉揉成薄皮,炒小麥磨粉調糖水做餡,名叫“麥餡”;另一種甘薯幹磨粉加糯米漿揉成皮,豌豆沙或綠豆沙加糖為餡,叫“豆餡”。兩種坯都搓成小皮球狀,抹上食用油,外用高粱葉包裹,蒸透即成。這種農家應時食品,可用於清明節祭祖和掃墓供品,也可充做點心或饋贈親友的節日禮品。清明不必動鍋加熱,即可食用充飢,這也許是古代寒食的遺風吧。

嫩餅菜

清明節一大早,泉州家家戶戶忙於廚事,蒸炒炸燉,魚肉雞鴨,廳堂祖先供桌上擺滿豐盛的餚饌,其中大多備有嫩餅菜。嫩餅菜這種泉州特有的風味菜餚,它寓意包金包銀、招財進寶,對家庭未來寄以美好的祝福。

泉州嫩餅菜類似春捲,但內涵比春捲來得豐富多彩。其餅皮一種是麵粉加水揉韌,擀成直徑(15…20厘米)的圓形薄餅坯,放入烤爐烤制而成,名曰“潤餅”;另一種是將精麵粉加水反覆攪打成質韌的溫麵糰,抓在手中,在文火小平鍋上旋烙,拭成其薄如紙的餅皮,名曰“拭餅”。

嫩餅菜的主料通常用胡蘿蔔、冬筍、青豌豆、豆腐乾、包菜、球菜、豬肉、墨魚、煎雞蛋(切絲),蠔或蠔煎、蝦仁等,分盤上席,或重油炒成大雜燴;輔料有油爆米粉絲、油焙海苔、糖拌炒花生末、麻蓼、蔥白、蒜白、芫荽等佐食。食時以薄餅皮包裹餡料和輔料,捲成圓筒狀,雙手握著就食。節日全家人圍席共餐,各自動手動口,別有一番情趣。

踏青

清明節正值暮春三月,春光明媚、花紅柳綠、生機*發。人們把掃墓與踏青結合起來,到郊野春日之遊,採百草,圍坐飲宴,至暮方歸。古往今來,*上留下了無數踏青的足跡,也留下了無數踏青的詩句:“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插柳

清明節,民間有家門上插有一兩枝新柳條的習俗,有些婦女頭上也插柳葉枝,民諺有“簷下不插柳,春神繞著走”之說。插柳相傳是古俗,這樣可以“消災避邪”。

吃清明蛋

臺灣人有清明吃蛋奇俗,俗稱吃“清明蛋”。蛋有兩種,一種是“畫蛋”,用茜草汁作染料,在煮熟的蛋殼上精繪花紋,數日後會呈現紅色,剝下殼,蛋白有藍色花紋,可吃。另一種是“雕蛋”,僅供觀賞,用筆在煮熟蛋殼上繪花紋,後用刀刻,將整蛋掏空,蛋白蛋黃依次取出,這種吃蛋習俗源自廣東。

鬥雞

臺灣清明行鬥雞,民間飼養一種體大色黑的“鬥雞”,俗稱“軍雞”。清明日,城鄉廣場上常有鬥雞賭勝負活動。古人有詩寫道:“路逢鬥雞者,冠蓋何輝赫;鼻息幹虹霓,行人皆怵惕”。

放風箏

臺灣人常攜帶風箏線軸,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