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女兒?”我就知道會談到這個。哈洛、佐拉摩根早就說過:人類本來就比較重要,從猿猴實驗得到的資訊對人類有極大的幫助。
我慢慢地說:“我當然會選擇救女兒。”儘管99%的我根據本能反應,或者說是動物本能、母愛天性,而選擇救女兒,但剩下的1%的我卻知道,傷害個體就等於傷害全體。為何會這樣,我無法解釋。這1%的自我也許就是理智所在,理智告訴我,沒有什麼正當理由讓我們可以去傷害有知覺的生命,更何況還有其他方式可以得到同樣的結果。
我不禁想到,人類和黑猩猩有1%的不同,和猩猩有2%,和獼猴也只有6%的差異,我想知道這些差異究竟存在何處?是人類的靈魂嗎?儘管只有1%的自我,勢單力薄,但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源。小說下載
哈洛當年在威斯康星州設立的猿猴實驗室,如今仍在運營,裡頭養了2 000多隻猴子。我則前往另一所位於馬薩諸塞州的實驗室。我不詳述其中的情景了,畢竟我們已經看夠了。實驗的目的只為找出治療藥方,治癒與死亡一線之隔。
實驗室裡獸籠相互堆疊,裡頭各有兩隻猴子,清潔劑混雜狗食的氣味依稀可聞。我屈膝蹲在一個籠子前,手放在欄杆之間。一隻猴子過來拼命舔我的手。我想起先前看過的資料,有天晚上哈洛在實驗室工作,不小心把自己鎖在籠子裡。他困坐籠中好幾個小時,無法脫身。直到深夜,他聽見遠處有人狂歡作樂,於是大喊:“救命!救我出去!”終於有人聽到他的呼救,而在獲救之前,哈洛已經飽嘗了寒冷與恐懼的滋味。
我問解說員:“我可以抱猴子嗎?”他答應了。我不敢相信自己這麼幸運。我伸手抱起那團毛茸茸的棕色肉球,它才出生沒多久。它細小的手臂環繞我的脖子,聞起來有股奇特的黴味。它的心跳很快,是害怕什麼吧!怕我?怕被囚禁?害怕自由?我對它說:“不怕!不怕!”它皺巴巴的小臉,讓它看起來像個老頭,眼神充滿了濃得化不開的悲傷。它在我懷中顫抖,我對它說:“乖乖睡,”並儘可能把它抱得更緊。
第7章 吸毒不要緊 亞歷山大的顛覆性成癮實驗
·
→炫←·
→書←·
→網←·
→小←·
→說←·
→下←·
→載←·
→網←·
引言
1960970年,科學家開始研究成癮行為。他們試圖依據動物實驗結果來界定渴望、忍耐、戒斷症狀等。其中有些實驗相當匪夷所思。單是可卡因,就有500多項實驗仍在進行。老鼠的神經系統與人類極為相似,因此老鼠便成為了研究成癮行為的最佳物件。
亞歷山大
幾乎所有的實驗都基於特定物質無法抗拒的假設,實驗結果也都印證了動物會自發性地攝取神經毒素,劑量之多甚至可以致命。然而1981年,亞歷山大(Bruce Alexander)、柯姆斯(Robert Coambs)和哈達韋(Patricia Hadaway)三人決定挑戰這些傳統動物實驗所秉持的主要假設。
他們認為,將猴子綁在椅子上倒立好幾天,給它一個控制器,一按按鈕就有藥物幫它舒緩痛苦的實驗方式,無法證明藥物使人上癮,只能反映個體受外力的束縛,其中包括社會、生理、心理等各方面的限制。他們打算讓動物置身舒適的環境,再測試其是否依然對藥物上癮。如果確實如此,那麼我們就必須嚴格管制藥物,然而如果動物未成癮,那麼這些研究者就認為,問題的根源也許不在生理,而在於文化。
柯姆斯
我認識一個有毒癮的人。她是63歲的艾瑪,在新英格蘭區一所小型理工學院擔任院長。不管在工作中或私底下,她總是衣著時髦,光鮮亮麗。幾個月前,她背痛得很厲害,原本像積木一樣堆疊整齊的脊椎開始逐漸鬆脫移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她決定接受手術。她醒來之後,背上多了一道縫合的痕跡,醫生給她一瓶棕色液體——強力止痛藥奧施康定(OxyContin)。此藥號稱“窮人的海洛因”,原是合法處方藥,用於舒緩癌症病人以及其他慢性病病人的疼痛。近來屢遭濫用,並衍生出嚴重的犯罪問題。
古人所說的鴉片,又被稱為鮮紅生命之舵、快樂星球、天堂的牛奶。根據古希臘典籍記載,鴉片可以治療“長年頭痛、癲癇、中風、呼吸不暢、腹痛、丁香草中毒、脾臟結石、婦科病、抑鬱、所有惡性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