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大學教授幾乎人人開車,但沒看到一人開的是外國車。麥當勞、肯德基快餐店似乎不像北京那樣多。我住的和順郡城數萬人,只有一家麥當勞店,該店對面是韓國一家快餐店,經營的品種與麥當勞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差不多,價格卻要比麥當勞高不少,然而韓國店的生意比麥當勞店生意火爆得多。滿城大街上、高層建築物的廣告盡是“HUNYDAI(現代)、SAMSUNG(三星)、LG(樂喜金星)、KB(大韓銀行)、KT(韓國電信)”等民族企業及品牌,難見“可口可樂”、“百氏可樂”等歐美產品廣告。商店的門口偶爾能看到有類似國內憤青的韓國青年學生寫的“boycottUSAproducts”(抵制美貨)的字樣,就連用卡車運水果來街頭零售的農民也在車上掛個牌,上寫著中文“身土不二”(本國產品之意)——

無所不在的漢語方塊字——

2003年9月11日週四上午晴下午雨

早晨七點半起床,出門散步。今天往對面的山頭上爬。山上種著番薯、蔬菜,更多的是一座座墳墓。從墓碑文上最能發現中國文化對韓國風俗的影響。一般的碑文只簡單的用漢字寫著諸如“學生(或學士)羅州XXX先生之墓”,下面是“配XXX氏,孺XXX”,顯然相當於中國碑文中的妻、兒女落款了。地位較顯赫死者的碑石高大,墓誌銘(碑文)冗長。有塊碑石上的碑文長几百字,裡面方塊字佔一半還多,所以內容大致能猜個不離。由此我想起韓國受到多元外來文化的影響話題。

我有限的韓國曆史知識告訴我:韓自15世紀朝鮮王朝(我們常稱李朝)建立後,才有自己的本民族文字,也就是現在通用的表音文字,以前一直是用漢字。直到1910年,韓(朝鮮)變成日本的殖民地前,漢字都是韓國人的主要交流工具。日本人進來後,在韓推行日語,二戰後,歐風美雨東侵,韓國文化中英語影響日重。來了十幾天,我的感覺是,在韓國上流社會里,還是以懂漢語為榮,至少有附庸風雅的味道。如我在朝鮮大學碰到幾個並非學習中文出身的教授,他們遞給我的名片上,最主要的一行大字都是中文寫的:XXX教授,文學(或其他學科)博士。書店裡學術著作書名往往用漢字寫,內容則是韓文。還有一般較有重要意義的建築物上都有漢字作房屋名,但其他的文字都是韓文。

今天是中秋節,山上卻有不少全家出動的,來掃墓、祭奠先人。找到墓後,他們個個面對墳頭,表情凝重,或者雙手合十,或者在胸前划著十字,口中唸唸有詞。有的婦女說著說著眼淚就掉下來了。然後是擺上鮮花、供品,全家繞墳墓緩行一圈。

中秋節在韓國的節日效應顯現出來了:

這兩天前往漢城、濟州等旅遊地的飛機、火車、高速巴士的票全面告急。有的是可以買到去的票,不能保證回程的票。私家車出門情況也不妙,看電視,發現各城市之間高速公路上都車滿為患,車輛堵塞嚴重。

商店紛紛關門,員工都回家過節或與親友外出旅遊觀光,連銀行、郵局都縮短開門時間。幸好有學生事前提醒我備足食物,否則得餓肚子了。

城鎮裡的街市上空蕩蕩的,公車上幾乎空無一人。

晚上,家家戶戶都放禮花,焰火,但沒聽到鞭炮聲,是不是韓國也禁放?——

()免費TXT小說下載

從資料比拼中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