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作為一種“韌勁”而有口皆碑,成為傳之千古的絕唱。
�
旅宿
五言律詩
杜牧
旅館無良伴,
凝情自悄然。
寒燈思舊事,
斷雁警愁眠。
遠夢歸侵曉,
家書到隔年。
滄江好煙月,
門系釣魚船。
【註解】:
1。悄然:這裡是憂鬱的意思。
2。斷雁:失群之雁。
3。“遠夢”句:意謂做夢做到侵曉時,才是歸家之夢,家遠夢亦遠,恨夢歸之時也甚短暫,與下句家書隔年方到,恨時間之久,相對而益增客愁。
4。滄江:江的泛稱。滄,青綠色,因江水呈青綠色,故稱。
【賞析】:
這是羈旅懷鄉之作。詩人在遠離家鄉的旅客中獨宿,對著寒燈一盞,聽著孤雁哀鳴,無限鄉愁襲上心頭。漂泊異鄉的孤苦使他不禁羨慕起江上的漁家的自在生活。“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意思曲折多層,實乃千錘百煉的警句。全詩意境幽靜清朗,似娓娓道來,別有幽愁暗恨其中。
杜牧
(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大和二年(828)中進士後曾任弘文館校書郎,後又當過刺史、中書舍人等。他憂心國事,好談兵,曾注《孫子》。他的詩清麗峻爽,明媚流轉,常借詠史以諷當世,在晚唐詩壇上成就頗高,後人稱杜甫為“老杜”,稱他為“小杜”。有《樊川文集》。
�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五言律詩
許渾
紅葉晚蕭蕭,
長亭酒一瓢。
殘雲歸太華,
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山迥,
河聲入海遙。
帝鄉明日到,
猶自夢漁樵。
【註解】:
1。赴闕:入朝。闕是古代宮殿的樓觀。
2。長亭:常用作餞別處,後泛指路旁亭舍。
3。太華:華山。
4。中條:山名,在山西永濟縣。
5。迥:遠。
6。帝鄉:指都城。
【賞析】:
這是一首由潼關到都城,夜宿驛站而題壁的詩。詩中雖無“宿”字,然而字句中卻明顯表露夜宿驛樓,秋晚雨過,四望風物而觸景生情。頷聯寫潼關山川氣勢,恢宏蒼茫。頸聯寫所見所聞,由近及遠,無際無垠。這兩聯對仗工整自然,氣色生動,語詞鏗鏘遒勁,意境壯闊雄渾,謂之有“盛唐氣象”。末聯點出赴京並非所願之意,含蓄委婉。
許渾
(生卒年不詳),字用晦,潤州丹陽(今江蘇丹陽)人。大和六年(832)中進士,當過睦州、郢州刺史。他的詩都是近體律絕,性愛林泉,其詩多登高懷古之作。有《丁卯集》。
早秋
五言律詩
許渾
遙夜泛清瑟,
西風生翠蘿。
殘螢棲玉露,
早雁拂金河。
高樹曉還密,
遠山晴更多。
淮南一葉下,
自覺洞庭波。
【註解】:
1。泛:彈,猶流蕩。
2。還密:尚未凋零。
3。“淮南”兩句:用《淮南子·說山訓》“見一葉落而知歲暮”和《楚辭·九歌·湘夫人》“洞庭波兮木葉下”意。
【賞析】:
這是詠早秋景物的詠物詩。題目是“早秋”,因而處處落在“早”字,寫得清麗疏朗,情韻優美。“殘螢”、“早雁”、“高樹遠山”、“曉還密”、“一葉下”、“洞庭波”,無不充滿秋意。俯察、仰視、近看、遠望,從高低遠近來描繪早秋景物,真是神清氣足,悠然不盡。
�
蟬
五言律詩
李商隱
本以高難飽,
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
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
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
我亦舉家清。
【註解】:
1。“本以”兩句:古人誤以為蟬是餐風飲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