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江奇蹟”蕩然無存。

此外,巴西、印尼、泰國、墨西哥等國也都是在失去金融控制權後陷入經濟災難和社會動盪。

這引起了國務委員的深思。

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都是在金融開放後出現了金融風暴,這說明了哪些問題呢?

最近,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的官員一直在對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中國快速開放資本市場,與國際市場完全融合,這些壓力是不是可能隱含別的企圖呢?

國務委員想起了一年多前與美聯儲前理事弗雷德裡克的一次閒談。 。。

第三章 前車之鑑(2)

極力鼓吹金融自由化的弗雷德裡克當時提醒他:

“儘管金融自由化值得追求,但在開放的過程中必須伴隨一定的限制措施。可以肯定地說,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步伐如果邁得太快,將帶來災難性後果。但是,中國政府很明智地至少在2006年以前沒有屈服於這些壓力。”

當時他並未意識到其中的深意,此刻他明白了。

凡是新興市場國家大都被迫選擇了金融自由化,凡是選擇了金融自由化的新興市場國家都無一例外地被陷入金融危機和社會動盪,這兩個“凡是”被稱為新興市場國家的“宿命”。

這才是問題的實質。

國務委員明白現代經濟命脈已不是礦山和其他基礎行業,而是金融。

一旦失去國家金融控制權,政府在控制資本外逃和保障居民存款安全方面將喪失能力,同時也有可能因國家缺乏抵押的國有資產而孤立無援。

我們正面臨一場金融保衛戰。

國務委員意識到,一個國家失去金融控制權意味著將陷入一種新的半殖民地狀態,不僅僅是政治依附、主權缺失,也包括經濟活動大多由外國人說了算,從而大大削弱國家政治經濟生活的影響力。

他又想到一旦經濟崩潰,中國國內民族資本很可能會不僅嚴重損失流動資本,而且所有存款都將失去效用。

如果當整個國家經濟陷入極度困境時,恰好又為西方資本徹底控制這些國家的經濟提供了機會。

阿根廷、巴西、印尼、泰國、墨西哥、韓國等國,都無一例外地陷入金融危機和社會動盪,無一例外。

全球化?這是怎樣的全球化?國務委員思考著這個問題。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的重要步驟就是金融領域和資本市場的自由化。

伴隨著發展中國家在開放中逐步喪失民族經濟實力和談判能力,國際資本會提出越來越苛刻的要求,逼迫發展中國家開放戰略性行業,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金融領域自由化,向外資開放銀行業和證券市場。

金融領域自由化目的何在呢?

國務委員知道答案,金融領域自由化意味著國際金融資本就能夠不受約束地迅速流入、流出,以其擁有的龐大資金量和高超的拉高、打低技巧,隨意操縱金融、證券和外匯市場,炒作各種金融泡沫並牟取投機暴利,直接威脅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穩定。

都說金融自由化好,實際上呢?

據世界銀行統計,全球105個發展中國家採用美國推薦的華盛頓共識等金融自由化的方法後,從1980年到2000年,GDP平均年增長只有%,經濟基本陷於停滯。

國務委員冷笑起來,原來如此。

西方國家鼓吹的金融自由化等貌似規範的經濟改革,實際上一招一式都是為配合西方利益而來。

國務委員深感不安,我國的金融實力和金融風險抵禦能力目前都還處於薄弱而亟待加強的境況,此時對金融開放更應慎之又慎。

面對國際金融局面的複雜和不可預料,我國須高度重視保護自我金融主權和利益。

他自言自語:“這麼多國家的例子已經讓我們有了前車之鑑,我們不能再朝這條路上走!金融業開放要嚴防金融控制大權旁落!”

國務委員突然理解了獅城為何願在中國的金融業花如此血本。

難道獅城敢……

他已聯想到獅城神州50指數期貨的政治意圖,也預感到TEMA控股在神州50指數期貨的可能做空的意圖。

國務委員聞到了濃濃的火藥味和血腥味。

國務委員想到了人民幣匯率問題。

2008年1月初,美元兌換人民幣匯率已經升至1:。 。 想看書來

第三章 前車之鑑(3)

2007年人民幣升值幅度早已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