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88部分

個群體,就可以稱之為民族了。

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人們,從商周時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民族雛形,到了漢時,終於清晰了起來,所以,之後歷朝歷代,人們皆自稱為漢人,這是民族。

其中最重要的一條,還是他們對儒家文化的認同,同時也讓這個民族具有了濃厚的鄉土情結……

如果縣衙門前冷冷清清,或者有著手持利刃的軍爺守候,或者這裡也掛著些醜陋的人頭,弄的血腥恐怖,那麼黃四很可能是掉頭就走。

好在,縣衙門前既不冷清,也不恐怖,沒有摧毀黃四好不容易積攢出來的勇氣。

縣衙前面的圍牆上,貼著幾張告示,有人在探頭探腦的圍觀。

當然,和城門口不一樣,這裡說話的人不少。

離告示不遠處,設了幾張桌案,幾個官老爺或坐或立的呆在那裡,敢於上前辦理公務的人,寥寥無幾,不多的人們大部分都湊在告示那邊。

黃四猶豫了半晌,還是畏畏縮縮的靠了過去。

他拙嘴笨腮的,雖然心裡裝著事兒,卻還是不敢輕易開口詢問,只能呆在人群外面,豎起耳朵,聽人們說什麼。

幾個讀書人模樣的老爺,在告示低下,給周圍的人解釋著什麼。

“文老爺犯事了,不犯事怎麼會掉腦袋?”

“沒想到啊沒想到,原來文佑祖竟是這等樣人,虧了咱們之前那般頌揚於他,唉……瞧瞧瞧瞧,這就是大奸似忠,欺世盜名之輩,好在老天爺還沒瞎了眼……”

“說什麼,有什麼好說的,看看這裡,寫的很清楚,要不是他把人都弄進了城裡,亂匪怎麼敢動這兩處糧倉?離縣城這麼近,竟是白送給了那些亂匪,資敵一罪,他是逃不掉的……”

“看見那幾個大印沒有?這是布政使衙門的官印,這個呢,是宣撫使衙門的,再看這個,這個不得了,是欽差的印鑑,哦……晉國公趙……”

聲音戛然而止,一個白麵漢子,從人群中擠出來,倉皇而去。

其他人多數沒動地方,他們並不知道,晉國公趙到底代表著什麼,這才是知道的人不說,不知道的人瞎說。

當然,人群中說的最多的,還是前任縣太爺文瑞的罪名,就算是黃四,也看得出來,人們關心的未必是受了文大人多少好處,不滿其人身死,而是純粹的湊熱鬧,向回去之後,跟旁人說道的時候,多點話頭兒。

而黃四關心的也不是這個,聽聽也就算了,挪著步子,離那張又大又紅的告示也是越來越遠,他覺著他告示像染了血,很不吉利。

一個蒼老點的聲音,終於讓他集中了注意力。

“咱們新安這裡啊,還算好的,畢竟人多在嘛,春耕也沒怎麼誤了,官府救濟得力,熬過這個夏天,到了秋天收糧,咱們新安地界也就平安了。”……

“嗯,這上面說的啊……就是別的地方遭了**,**是什麼懂不懂,就是兵禍,亂匪鬧的很兇,一個村子一個村子的拉丁殺人,這麼說吧,鬧的兇的地方,出了很多無主荒田……”

“官府呢,要將這些荒田都發下來,但也要爾等想清楚,農時誤的差不多了,趕得及呢,今年還能收一茬晚糧,趕不及的……怕是有了田土,今年也得顆粒無收,到是免一年錢糧,但可要想想,今年一家老小怎麼過……”

“嗯,當然,官府不會白白看著人餓死……要老夫說呢,也不用琢磨太遠的地方了,澠池周遭就不錯,那裡荒了不少田地……”

“有心思的,可得趕緊了,看到那張告示沒有?西邊兒,北邊兒都在裁汰軍卒,這些軍卒會結隊過來,在河洛扎根兒,晚一些呢,別說誤了農時,便是想分些田產,也不太可能了,官府自然要緊著這些兵卒來……”

這下講的明白,過了這個村,就沒那個店了。

黃四眨巴著眼睛,又聽了不少,也終於明白,自己今天如果出城走了,就算明天再來,也許就沒那個機會了。

已經入夏,如果現在開始耕種,按照新安這裡的耕種季節算,只要天公作美,收一茬秋糧不算難事兒。

解說的那位老先生說的那些,算是好心,但一聽就知道,沒耕過田,種過地。

他說的是生田,如果只是因兵亂而荒廢的田地,就一定是熟田,不用深翻,甚至只要粗粗翻過,就能種上種子,費不了太大工夫。

而且,如果靠近河道,還可能有不少水田,那就更不用擔心了,一季兩收,輕而易舉。

種子農具都有官府供給,甚至是耕牛,都可以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