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6部分

支援的態度,致使動亂不斷升級。

從5月13日起,非法學生組織“高自聯”發動了一場歷時7天、前後有3000多人參加的大絕食,長期佔據天安門廣場。極少數動亂的組織者和策劃者把絕食學生當“人質”,以他們的生命為賭注,採取惡劣手段要挾政府,使動亂更加嚴重。由於學生絕食和市民遊行,北京的社會秩序陷於一片混亂,無政府主義惡性氾濫,正常活動受到嚴重於擾。

為保證社會安寧,維護正常的生產、工作和生活秩序,國務院決定自5月20日起在北京部分地區實行戒嚴。但是動亂的組織者和策劃者繼續佔據天安門廣場不走,利用政府和戒嚴部隊仍然採取的剋制態度,繼續組織各種非法活動,直至肆無忌憚地挑動和組織暴力行動,最終發展成為一場暴亂。

在6月3日暴亂髮生後的幾天中,被暴徒砸毀、燒燬、損壞的軍車、警車和公共電汽車等車輛達1280多輛,其中軍用汽車1000多輛,裝甲車60多輛,警車30多輛,公共電汽車120多輛,其他機動車70多輛。一批武器彈藥被搶。戒嚴部隊和武警部隊幹部、戰士,公安幹警負傷6000多人,死亡數十人。暴亂中,有3000多名非軍人受傷,200餘人死亡。其中有暴徒,有被誤傷的群眾,還有正在現場執行任務的醫護人員、聯防人員和維護秩序工作隊員等。以天安門廣場重新回到人民手中和戒嚴部隊全部到位為標誌,北京暴亂被平息。

北京動亂和暴亂使黨和國家在政治上、經濟上蒙受了巨大損失,造成了嚴重影響。這次事件促使我們冷靜地思索過去和未來,從中總結經驗教訓,發揚長處,糾正失誤,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蔡書舟從那些大大小小的小冊子中,總算是瞭解到了事情的真相,原來是學生們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了,跟那“五四”運動根本就不是一回事,蔡書舟還記住了什麼“王丹,方勵之,吾爾開希”之流,最後都逃往了國外,是八六年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升級表現,更是什麼和平演變的高階形式,還有一些小冊子更是詳盡的記錄了人民子弟兵被暴徒打死燒死的過程,蔡書舟更是相信了那些學生的無辜,那些反革命暴徒的狠毒,國家對於首都戒嚴的無比正確,當時好像正值與蘇聯的戈爾巴喬夫的訪華,本來應該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歡迎儀式的,後來因為學潮,而改在機場歡迎了。

就這樣,那場史無前例的政治風波就在中央的戒嚴之下,漸漸平息了,這個時候,一個誰也沒想到的大人物登場了,他就是後來的第三代領導人江總書記了。

不過後來隨著蔡書舟年齡的增長,蔡書舟對於當年“六四”政治風波當然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也更加證明了改革絕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時候犯下的錯誤可能就是致命的,就像後來鄧小平所說的,“十年最大的失誤是教育,這裡主要講思想政治教育,不單純是對學校、青年學生,是泛指對人民的教育。對於艱苦創業,對於中國是個什麼樣的國家,將要變成一個什麼樣的國家,這種教育都很少,這是我們很大的失誤。〃

後來就出現了學校裡面的“德育”教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口號,一直深入人心。

40 文理分科

那場不明不白的政治風波,倒是讓蔡書舟經歷了一個備受煎熬的暑假,一開學還沒來得及去打聽那些很多不解的事,馬上就面臨著高二文理分科了。不過這倒不是什麼大事,蔡書舟在家裡的時候就已經跟老蔡商量過的,雖然有分歧,但最終還是聽從了蔡書舟自己的選擇。

老蔡的意見是要蔡書舟讀理科,理由好像是理科的選擇面寬一些,而且可以學到一門專長的技術,那時候不是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麼,可能說的就是那個道理。再者當年老蔡讀的就是理科,可惜後來沒有機會考大學了,數理化那些東西也就廢了,總是心有不甘,想從蔡書舟身上找些寄託罷了。

但蔡書舟也有他自己的想法,蔡書舟他總覺得自己的強項在文科這方面,比如語文,政治,歷史地理,而且他又特別愛好這些東西,可能是跟他從小讀的書有關,因為小時候,家裡雖然困難點,但是各種歷史書籍倒是很多的,比如線裝的繁體豎排的《中國通史》、《世界通史》,還有什麼《春秋故事》《戰國故事》,再就是跟文化大革命有關的各種小冊子,還有《人民日報》《紅旗》雜誌等,基本上都是以文字為主的書籍,偏向於歷史和政治,所以就慢慢養成了蔡書舟的愛好傾向,相反對於那些公式啦,計算啦,分子式啦,雖然說談不上討厭,但也絕對沒有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