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部分

常把美國想像成一個白手起家,透過辛勤的努力和艱苦奮鬥把自己變成了所有國家中最發達的這麼一個國家。然而,事實上美國卻是一個幾乎從一開始就十分富有的國家。歐洲在17世紀所擁有的技術,對新大陸的移民來說唾手可得。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主要能源是木頭、風和水,而這三樣東西最多的地方莫過於新殖民地了。那些清教徒和其他早期移民等於是發現了他們那個時代的沙烏地阿拉伯。今天的沙烏地阿拉伯擁有儲量最大、成本最低的能源,當年的北美也是一樣。所以,從它誕生起,這個國家就享有廉價能源,以至於後代漸漸把它看成了與生俱來的權利。

這種價廉量大的能源與移民從歐洲帶來的技術和工具結合在一起,掀起了一股經濟增長的浪潮。這股浪潮迅速使新大陸的生活水準堪與那些老牌國家相匹敵,甚或有所超越。1820年,美國已成為世界上第四富有的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以1990年美元的價值計算)達到了1257美元,僅次於荷蘭(1821美元)、英國(1707美元)和比利時(1319美元)。法國當時與美國大體相當,德國和義大利則被遠遠拋在後面,大約為1100美元,而日本大約才有美國的一半。在人均壽命方面,美國以39歲名列第三,僅次於德國(41歲)和英國(40歲)。

當19世紀與工業革命共同向前邁進時,世界上的能源從木頭、風和水轉向了蒸汽、煤和鯨油的新時代。美國這時再度成了那個時代的沙烏地阿拉伯。美國的煤產量從1820年不足掛齒的水平上升到了1900年的差不多2億公噸。1755年始於馬薩諸塞州新貝德富的捕鯨隊,1857年擁有的船隻達到了329條的最高峰。這種量大而所費無幾的能源,是使美國經濟在19世紀中期的世界主要國家的經濟中發展速度最快的主要因素。1870年,美國已有把握在未來四十年內使生活水平提高一倍以上,穩奪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的第一把交椅。它的崛起大大得力於幾年前在賓夕法尼亞州泰特斯維爾“石油河”的發現。

據記載,從地裡滲出某種黑色粘性物質的現象,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的希特,離巴比倫和當今的巴格達不遠的地方。當時這種物質被稱為瀝青,修建耶律哥和巴比倫的城牆時曾作砌磚的沙漿用。挪亞的方舟和摩西的蒲草箱上的縫隙,很可能也是用它灌的,以防進水。另外還用於築路,照明,做藥,當然還有戰爭。荷馬在《伊利亞特》詩篇中就記載過特洛伊人往希臘人的船上發射不能熄滅的火焰一事。波斯人在征服的過程中用過火,拜占庭城的居民用過希臘火,即一種瀝青與石灰的混合物,觸水即燃。羅馬衰亡後,石油及其用途在西方基本上被遺忘了。不過,到了19世紀50年代,在維也納,人們將從加利西亞和羅馬尼亞發現的原油中提煉出的煤油用來照明,這才傳到美國來。

正是由於這一新的發展,紐約的律師喬治·比塞爾和一小群投資者才對滲進石油河周圍泉井和鹽井裡的石油發生了興趣。有一個時期,河面上浮的石油是透過撇或將布片在有石油的水裡浸溼後再絞乾的辦法採集的,所以採集的油量很小,大部分都用來做藥。不過,比塞爾那幫人看到了一條發財的門路,那就是可以把它當燈油賣,跟煤油和鯨油競爭。可是,撇油和浸油的辦法都無法達到他們希望銷售的產量,挖也不行。為了很經濟地探到石油的源頭,他們決定採用當時用來鑽鹽井的技術。鑽探是1858年春天開始的。累死累活地幹了一年後,絲毫未見成效。由於越來越感到失望,這些人便把鑽探的事從夏天推到了8月底。後來,眼看資金要用完了,投資者給鑽井工頭E�L�德雷克“上校”寄了最後一張匯票,並隨之寄去了停止作業的指示。1859年8月27日,星期六下午,鑽頭掉進了裂縫裡。德雷克這時還沒收到信,只在那個週末剩下的時間停了一下工。星期一,信仍未到。德雷克到工地時發現,他手下的鑽井工正俯身站在大桶和盆旁邊,桶和盆裡都裝滿了黑色的液體。石油時代開始了。

美國能源的數量到底有多大,最初並不很清楚。在四分之一世紀的時間裡,石油業處於風雨飄搖、前途難卜的狀態中,而且完全依賴賓夕法尼亞的油田。1885年,賓夕法尼亞州的地質學家警告說,石油是一種“暫時而逐漸消亡的現象”,美孚石油公司的一名高階經理人員對不斷下滑的產量憂心忡忡,竟以25%的折扣把他在公司的股份賣掉了。孰料他剛一賣掉,在俄亥俄州的萊馬就發現了新油,地點在俄亥俄州與印第安納州交界處的一個油田裡。這塊油田產油量非常高,到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