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三夫人頂得方老太君胃痛肝痛,可眾人卻依然裝著沒看到似的,這就真令人奇怪了。
就算這些賓客懾於方閣老淫威,不敢說什麼。但人在官場,肯定會有政敵。方閣老的政敵就不會以此為藉口攻擊方閣老?
正胡思亂想著,耳邊就聽到一個耳熟的聲音,“三嫂說得極是。咱們五娘給王家生了三子一女,撫育兒女,服侍公婆女婿。還拿自己嫁妝給小姑子置辦嫁妝,給小叔延請名師,給公婆置辦珠裳。這般賢惠,放眼京城,誰能找出像我們家五娘這般賢惠的。今兒是六孃的大喜日子,五娘這個親姐姐不來給妹子送嫁,反而還留在家中照顧撈什子姨娘,什麼姨娘這般尊貴?哼,待六娘出了門,我倒要去王家瞧瞧。”
徐璐看了過去,說話的人她也認識,是慶昌侯府二房太太,楊二夫人。也是方閣老的妹子。
方老太君瞪了楊二夫人一眼,“你混說什麼呀,女人千般賢惠,不讓男人納妾,就是不賢不惠。你是我生的,那麼善妒,自已屋子裡不也有兩個姨娘。不像有些人,手指頭擰那麼緊,都是做祖母的人了,不害臊。”
方大夫人神色平靜,讓方老太君這麼一指責,就站了起來,“老太君息怒,媳婦都是做祖母的人了,自然不會拘著老爺納妾。可老太君好歹也要替老爺著想才是。都是做祖父的人了,再納妾,豈不害已害人?”
楊二夫人臉上閃過不耐煩,但很快就壓下去了,來到母親面前,“娘,您都一大把年紀了,還操這些心做甚?你若真的心疼大哥,就不要總是逼著大哥納妾。娘您瞧瞧,那些妻妾成群的,有幾個身子強壯的?”
方老太君在楊二夫人的勸說下,這才沒再鬧騰,眾人又恢復了說笑,但這會子已沒人再理會方老太君了。不管方老太君如何的指桑罵槐,無論是方大夫人還是其他賓客,都沒有理會去,顯然早就清楚方老太君的脾性。
徐璐看得清楚,所有賓客當中,沒有一人是真正尊敬方老太君的。除了楊二夫人外。
也有賓客偷偷議論方老太君的糊塗和倚老賣老,甚至還說:“又不是親生的,方閣老拿她當長輩,她就真當自己是根蔥了。”
“那是方閣老仁慈,若是換作是我家那位,早就拿刀砍人了。”
徐璐一驚,總算明白過來,敢情方閣老不是方老太君親生呀。
也難怪無人指責方閣老不孝,敢情只是繼母。
不過徐璐看得明白,楊二夫人在方老太君面前,也是強忍著滿心的不耐的。
徐璐樂了,做人做到方老太君這般田地,也算是一種境界了。
帶著對方家的熊熊八卦,徐璐與一群年輕奶奶們一道離了大廳,各自找自己的圈子。順便八卦一下方家的事兒。
雖然方家的八卦早就讓人聽膩了,但只要有人打聽,這些奶奶們,不拘身份,也非常樂意講給徐璐聽。
徐璐猜得很是正確,方三夫人剛才那番話,隱射的便是方老太君。方老太君年輕的時候,讓一個姨娘爬到頭上騎了近二十年,因為本事不夠,手腕不強,沒法子對付那姨娘,以至於讓那姨娘闖了大禍,讓已逝的老太爺幾乎丟官罷職。若非方家諸兄妹和姻親眾志城誠,熬過了難關,方家早就因那闖禍的妾室而湮滅。
方老太君和方家諸兄妹都是姨娘禍害下的受害者,方閣老吸取了教訓,永不納妾,直接杜絕妾室禍亂根源。但方老太君非但不吸取教訓,反而還慫容方閣老納妾,並屢生事端,方閣老夫婦再有孝心,也讓繼母這天長地久的折騰得心灰意冷。
“也虧得方大夫人忍得住,若是換作是我,早就找了由頭把她丟鄉下去了。”徐璐握著拳頭,如是想著。
但也只是臆想罷了。
------題外話------
天氣熱了,惰性又有發作的跡像,親們給我點動力吧。
☆、第26章 方家大八卦
聽了方家的八卦後,徐璐深感滋潤,也覺得方老太君咎由自取,好好的老太君不做,非要仗著長輩身份指手畫腳,難怪得不到小輩們的尊敬。
方家的八卦後,使得徐璐一直處於奮亢當中,她有一個預感,今日在方家,或許還會碰上昔日的仇人。
看著接踵而致的賓客,好些都是她不認得的。也是,方閣老是朝堂上的擎天柱,重權大臣,執清貴文官牛耳,與勳貴們自然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所以今日前來方家的賓客,少有勳貴女眷,幾乎都是方閣老的門生或是在朝百官家眷。徐璐以往出席的多是公侯伯家,不認識這些人也是常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