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有很大不同,玉帝等人代表的是天庭正統,不會直接說“你做一件什麼事,我就接納你”,其行為安排會婉轉隱晦得多。但潛在的規則是基本一致的。像後來東海龍王對悟空說的,“你保唐僧取經,這樣才能成正果”,與林沖拿一個投名狀才能上梁山入夥,細節上雖有出入,遵循的邏輯其實是一樣的。
◆如來對悟空的考驗
天庭對悟空最大的考驗,還是由如來佛主持的。給悟空找一個像唐僧這樣的師父,對悟空來說,就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要不然,找一個有本事的師父,前往西天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孫悟空的特點是個性強烈、桀驁不馴,可以說是無法無天、無拘無束慣了。唐僧與他正好相反,對於上級的命令,是絕對的服從,甚至已經到了有點盲從的地步了。唐僧對悟空也不會採取無為而治的做法,而是經常語重心長地做他的思想工作,當唐僧覺得思想工作的效果不理想時,就採取念緊箍咒的單方面的粗暴做法。這麼一個人,非常不對悟空的脾胃。您還別說,就是唐僧,還把孫悟空這個有名的刺兒頭給制住了。
從訊號的角度看,如果對於本領如此平庸,還經常好壞不分、是非不明的師父,孫悟空都能服其管教,並且在長期的服從過程中,使服從行為從功利計算變成一種習慣和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那麼對他的考驗也就過關了。因此,孫悟空對唐僧態度的變化,本身就是他心路歷程的一塊試金石。
孫悟空在取經路上,一直致力於找各路神仙幫忙,一方面是為以前的過錯變相地賠禮道歉;另一方面意在表明他對體制的態度發生了變化,這也是天庭樂意見到的局面。
從弼馬溫到蟠桃園,再到取經路,這些考驗對悟空來說,每一個都很難,如果透過其中的任何一個,對他的考驗就基本合格了。不過,最嚴峻的考驗是在取經路上。對居於正統地位的掌權者來說,對被招安者最可靠、最有效的考驗,是透過他們對以前的同類事情的態度來檢驗的。在《水滸傳》中,讓宋江率部征討遼國,是宋江樂意做的事情,因為這不會影響宋江在江湖上的聲譽,但讓宋江徵方臘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因為在江湖人的眼中,方臘起義與梁山聚義基本上是相同性質的事情,宋江鎮壓了方臘,他也就從此自絕於江湖,在江湖中的聲譽土崩瓦解,甚至被江湖豪傑所唾棄,從而對那些生存在體制外和體制邊緣的江湖豪傑也就失去了號召力,他的回頭路算是徹底被堵死了。如果他此後再有造反的舉動,在世人眼中就會成為一個標準的反覆小人。
《水滸傳》最後一回中,李逵大叫一聲說“哥哥,反了罷!”對此,宋江只好苦笑說:“兄弟,軍馬盡都沒了,兄弟們又各分散,如何反得成?”李逵道:“我鎮江有三千軍馬,哥哥這裡楚州軍馬,盡點起來,並這百姓,都盡數起去,並氣力招軍買馬殺將去!只是再上梁山泊倒快活!強似在這奸臣們手下受氣!”李逵不明白的是,作為宋江力量支撐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他在江湖中的形象和號召力。現在這些都沒有了,還要再去造反,不過是遺人笑柄罷了。。 最好的txt下載網
考驗與被考驗(4)
但如果宋江拒絕出兵攻打方臘,則苦心經營的招安局面將功虧一簣,這真是一個十分陰毒的招數,不過在對付被招安者時也是特別有效的一招。
如來也用同樣的一招制住了孫悟空。我們看一下悟空的人生經歷。他兩次行為有不法之事,兩次都被天庭招安,分別任弼馬溫和齊天大聖。從五行山下脫身出來,拜唐僧為師,這已經是第三次招安了。比起前兩次招安來,這次如來的手段更為高明和有效。
在招安的一開始,如來並不像玉帝那樣直接給予悟空高位,而只是給了他一個“成正果”的希望,一個誘餌,以一步一步地把他引入彀中。孫悟空一開始或許覺得,佛祖、觀音給他安排的任務十分簡單,只是保護唐僧到西天去走一遭。在這個過程中,他才逐漸發現這項任務之艱難,但此時頭上已經被套上了緊箍(相當於反賊在招安後被拿住家屬做人質)。更要命的是,孫悟空在取經的路上,將直接與各路妖魔作對,而這些所謂的妖怪,不過是他大鬧天宮之前的同類而已。
這裡面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孫悟空對牛魔王的做法。牛魔王本是悟空結拜的弟兄,而且還是大哥。想當年,悟空“施武藝,遍訪英豪;弄神通,廣交賢友”,結交了六個弟兄,大哥就是牛魔王。他們七個“日逐講文論武,走斝傳觴,絃歌吹舞,朝去暮回,無般兒不樂”,當年是意氣相投、極其和睦。這才是江湖豪傑的生活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