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部分

的更像太子。可是自從大皇子糊塗,用了連環計,勢要棠落瑾死的時候,天元帝才開始慢慢限制皇子之間的競爭——九皇子的母族夏家,雖沒有對太子的性命動甚麼念頭,可是九皇子年紀小,如今也才只有四歲。

九皇子才四歲,夏家就敢明目張膽的對他的太子出手,那麼,等九皇子將來再長大一些呢?是不是到時候,他們就要學著大皇子的模樣,開始對太子的性命起了念頭了?

天元帝在意其他皇子,卻更加心疼太子。從前大皇子以連環計殺棠落瑾,棠落瑾為著手足情誼和他這位父皇,都尚且能忍下來,只令大皇子出家而已。

天元帝本就對其有愧,現下再瞧九皇子才四歲,夏家就開始忍耐不住,如何能不惱?自然是要殺雞儆猴,狠狠懲治夏家和慕容家一番。而從前的柔妃,現在的夏婕妤也未必乾淨,如此被貶了位分,想來也能好好安分一段時日。

天元帝如此想罷,在夏婕妤的名字上又圈了一個圈,卻是打定了主意,在他生前,夏婕妤一輩子只能在婕妤的位子上坐著了。

至於馨妃……天元帝筆鋒微頓,在她的名字上停了許久,才挪了開來。馨妃無功,又因生育九公主時身子受損,極難再次有孕,不當晉位。

只是,馨妃不當晉位,多賞九公主一些東西,倒也不錯。

天元帝心中如何做想,棠落瑾大約猜到了七七八八,眼見著天元帝當真狠狠罰了夏家和慕容家,又貶了九皇子母妃的位分,心中有了數,便安心待在江南,處置江南科舉舞弊一案。

審案一事,棠落瑾知道的不多,但是他身份不同,他來了江南之後,便開始每日包下南京最奢華的酒樓的二層,然後在一層貼上對聯或是寫下一個詞語,令來酒樓的學子或對上下聯,或作詩填詞寫文章,寫完之後,眾學子自己評出最優秀的三人,這三人便能上二樓見他。

當然,每日的對聯和文章詩詞裡,棠落瑾也會寫上一副,送到樓下評比。若是他贏了,便只有兩人能上二樓和他一見。

如此一來,江南那些原本要鬧事的舉子,登時就都冷靜了下來。鬧事算甚?還是想想法子,去見太子一面好了。

而且,聽說太子文采極好,雖喜歡板著臉,可是人卻是溫文有禮,很是尊重讀書人。最重要的是,聽說酒樓裡一連數日,被評出的文采最好的,都是太子令不同的僕從抄寫下來,送到樓下來品評的那一副!

文人既重清名,又重文采。太子文采如此非凡,江南舉子聞言,俱都推崇至極。

一時之間,就連二皇子的外祖父開的江南書院裡,也到處都貼滿了太子的文章和詩作,幾乎所有的讀書人,都以能品評太子的文章為榮。

蔣山長聞言,氣得臉都綠了。

可是那有甚麼法子?太子的文采,的確非同一般,而皇上這個時候把太子送來江南,一來當真是為著安撫江南舉子,查清科舉舞弊一事,二來麼,怕也就是為太子收攬讀書人的人心了。

蔣山長縱使是猜到了皇上心意,知曉此事對自己的外孫二皇子不妙,可又能做甚?

瞧瞧瞧,那太子又開始說要建甚“借書館”,還道“書非借不能讀也”,令那些貧困學子,也可用抄寫書籍的法子,來換取讀書的機會……如此種種行動之下,只怕太子在江南的聲望,又要更上一層樓。

蔣山長提筆要給自己的外孫寫信,可是拿著筆,卻一個字都寫不出來。

棠落瑾在江南如魚得水,努力刷著聲望。九皇子的外祖家已然低調起來,二皇子雖惱,可是很快聽到了天元帝要為他封王,並且在長安城中選擇府邸的訊息,再聞得二皇子妃有孕,心情倒也不好不壞。

皇后在安心養胎,生怕這個孩子有半點差錯。甚至為著這個孩子,連五公主被人算出“二十歲之前不宜下嫁”的事情,都暫時顧不得了。

在她看來,五公主年紀還小,才十二歲而已。況且這訊息傳不明不白,就算是要為五公主打算,也要再等上幾年,這個訊息淡了,才好再找個卜卦之人,說是改了命格,可以提前出嫁了,如此便也就夠了。

皇后心中雖有打算,但因著這時候的風俗,也未曾把心中打算說與還沒出閣的五公主聽,只每日享受著五公主的孝順,感受著腹中孩兒的成長,一日比一日欣喜。

五公主卻是快要急瘋了。

她從前在庵堂裡,就聽伺候的人說,庶女的一生,所依靠的都只是嫡母的喜惡。她身為庶女,自回宮以來,處處討好嫡母,低聲下氣的伺候嫡母,甚至不惜不認馨妃這個母妃,為此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