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部分

和實踐,預示著一個思想偉人的誕生。

ⅩⅧ從20世紀50年代起,德魯克的主要精力是從事組織管理理論研究和管理諮詢實踐工作,主要代表作是《管理的實踐》和《管理:使命、責任、實務》。最終打通了“社會、企業、個人及其管理”之間的關係,而且與現實非常契合。尤其是透過“企業的使命”、“企業的目的性”,或企業在社會生態中的“存在價值和理由”等一系列引申的概念,在“經濟目標與社會責任”,進而“經濟與社會”之間建立了聯絡,使他的思想很好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成為大企業普遍的指導原則。後人把德魯克定義為管理學的集大成者,不無道理。

關於“經濟目標與社會責任”的聯絡,是他思想脈絡中最重要的節點,順便做一個簡單的釋義。比如一個職業球隊,它也是社會的一個組織機構。球隊的存在價值取決於組織的效能,取決於該組織能否使每一個成員按照球迷的要求,做好每一個動作,打好每一個球;取決於它有無優秀卓越的表現,而不是積分牌上的成績。只有那些*賽的賭徒,才是唯一關心積分的人;就像炒股票的人一樣,對企業是否履行社會責任並不感興趣,他們只關心企業的利潤,或企業是否掙錢。

如何理解或定義彼得·德魯克並非本意,我等莘莘學子唯有心存感激之情。他的思想成就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驕傲,他對社會的價值貢獻已經成為舉世公認的事實。德魯克走了,總覺得應該寫點什麼。朋友也時常提醒我,難道不想說點什麼?感謝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分社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能向中國的讀者談談彼得·德魯克,談談他的思想脈絡,談談他的早期著作,以表達我和朋友們對大師的感激之情。為了不辜負華章的厚望,不得不用心再讀德魯克,再讀他的著作和他的生平,這段經歷使我備感愉悅,更受益匪淺;我喜歡德魯克活躍的思想,更喜歡他思維方式中的智慧和精神氣質。當我寫完本序,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真切感受,希望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彼得·德魯克的早期著作,瞭解他完整的思想。

序言(8)

包政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ⅩⅨ譯 者 序Concept of the Corporation

關於《公司的概念》,有個不能不瞭解的故事:應通用汽車公司之邀,本書作者對該企業進行了長達一年半的深入調研。在調研的基礎上,作者凝練其對工業社會中大型企業組織和運營的理解與見解,完成了這本著作。但本書的內容卻引起了通用汽車公司管理層的強烈不滿,更令公司當時的一號人物斯隆大為惱火,也因此書,斯隆一定要親自寫一本真正的關於通用汽車的書,旨在還事實以真相,這就是後來的《我在通用汽車的歲月》。

斯隆對本書的強烈不滿,不是本書描述通用汽車公司有任何失實之處,而是本書的立意和出發點完全有悖於斯隆的初衷。斯隆希望作者能以其特有的思想高度,以局外人的身份深入探究通用汽車公司的問題,以應對未來的發展。這些問題應該著眼於如何提高通用汽車公司的市場競爭力,著眼於如何更好地回報股東。

而作者的興趣卻並不在於發現並致力於完善企業中的管理問題,也不在於思考企業未來的戰略選擇,他關注的是,作為工業社會代表性機構的大企業如何承擔起建設和諧新社會的責任。企業所擔負的責任不僅僅是股東的期望,更是它的管理階層、它的一線員工以及它所在社群的發展與安寧,只有能夠承擔如此重任的企業才會有持續的未來。而在斯隆眼裡,所有這些簡直就是大逆不道,難怪他會大為光火。

本書開創了管理學這門學科的研究,但我們卻很難將本書當做一本純粹的管理學著作來讀。正如作者書中所言:“本書所討論的是政治學和政治分析所討論的傳統問題。本書的新穎之處在於將這些傳統問題的研究應用於大型公司。”與純粹的管理學著作不同,作者以政治學的視野來分析企業領域的問題,這使得本書的見解愈加深刻和高瞻遠矚。

ⅩⅪ本書結構明晰,在開篇第1章,作者就闡明本書的研究旨在從相輔相成的三個方面對企業進行社會和政治分析,即將公司作為獨立的主體對其執行進行分析;作為社會的代表性機構,闡述大企業能否實現它所處社會的信仰和承諾;分析公司目標和社會功能的關係。作者認為,作為工業社會的代表性機構,大型企業必須努力於這三個方面的和諧構建。對這三個方面的分析分別構成第2、3、4章的內容。

首先,關於公司本身,作者認為生存是其最高法則。而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