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威茅茨可不是今天這個受人重視的華麗的威茅茨。古威茅茨不像現在有一座完美的長方形碼頭、紀念喬治三世的一座雕像和一家客棧。這是因為當時喬治三世還沒有生下來。由於同一原因,人們還未在東山的綠色斜坡上,用削去草地、露出白堊質泥土的辦法,勾劃出一個佔地一英畝的“白馬”。馬背上馱著國王,馬尾,為了向喬治三世表示尊敬,對著城市。這樣的榮譽,說來也是應該的。喬治三世晚年喪失他青年時代從未有過的智慧,自然不能對他統治時期的災難負責。他是沒有罪的。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有雕像呢?
一百八十年前的威茅茨同雜亂的“拋物遊戲”一樣整齊。據說仙女阿斯塔羅絲揹著一個萬寶囊到幾間來遊戲。萬寶囊裡什麼東西都有,甚至有許多小房子,房子裡還有許多好心眼的女人呢。許許多多的棚屋亂七八糟地從仙女的口袋裡撒到地上,這就是威茅茨的亂糟糟的房子。當然,棚屋裡也有好心眼的女人。現在的“音樂家之家”這所房子就是那種房子殘留下來的一個標本。這是一堆零亂的雕花木屋(木頭都生了蛀蟲,可以說這是另外一種雕花吧),一堆歪歪斜斜,搖搖晃晃,簡直無法形容的建築物,有的用柱子撐著,擠在一起,免得被海風吹倒,中間拙劣地留下一條窄狹的空隙,算是彎曲的街道,每逢春秋大汛,大街小巷和十字路口就都變成了澤國。一堆老祖母似的房子拱圍著古老的教堂。這就是當時的威茅茨。威茅茨好像一個拋在英國海岸的諾曼底人的村莊。
旅客走進酒店(現在都變成了大飯店),不能豪華得吃一盆煎魚,喝一瓶二十五法郎的酒,只好委屈一下,喝一盆兩個銅板的魚湯,不過這盆湯倒是別有風味。實在可憐得很。
迷路的孩子抱著撿來的孩子、穿過了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