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3部分

鶴微微一愣,而後望向鄒世亮。

鄒世亮嘆了口氣,也跟著點了點頭。

明明是要關門放逸夫的,卻不料放了個夏雪出來,這會兒咬都咬完了,你還能說出什麼新花樣兒來,不過也無所謂了,換做誰跟王英爭,都沒有結果的。

“都是部裡派來的小同志,我們自然要一視同仁,都給機會。”岳雲鶴淡然一笑,“這位是華北電管局的張逸夫,有意見,請說。”

張逸夫起身的時候,感覺胳膊被夏雪拉了拉。

轉頭一看,夏雪默默搖了搖頭,示意他不要攻擊王英了,也沒必要為自己出頭。

張逸夫溫和一笑,爺這麼慫,不會亂咬的。

站起來的張逸夫,先是嘆了口氣:“首先我特別理解王教授,在參加工作前,我是跟王教授站在一個立場上的,想法很粗淺,肯定沒有王教授考慮得多。我當時就想,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就缺三溪那2000萬的容量麼?火電就跟不上麼?風電就起不來麼?非得在長江上攔一道麼?”

張逸夫說的道理雖然粗俗,但其實是最接地氣的,在坐專家們整日高談闊論之後,聽到如此簡單殷實的論點,倒也頗為受用。

王英也跟著面露和顏:“小張同志理由雖然粗淺,卻是最簡單明瞭的。”

張逸夫見她終於柔了一點,便繼續道:“要不我也別叫您王教授了,就叫王奶奶吧,我也不吃虧,我們小同志到這裡談談自己的意見,粗淺稚嫩,談不上跟專家座談,我也不搞得那麼嚴肅了。”

王英的和顏悅色又更嚴重了一些,點頭默許。

“成,那我接著說。”張逸夫緊跟著笑道,“我先說一點最粗淺的道理,那就是選用70萬機組,不等於選用進口機組。”

王英的神色忽又緊了一些:“小張同志你還是不懂啊,要用七十萬的機組,肯定是要進口的。”

“但這只是目前暫時的情況,我們完全可以引進技術自己造對吧?退一步說,機組建設大約是10年後的事情了,國產裝置發展這麼快,也許過幾年就有70萬的能力了呢?不瞞您說,我前一段搞超臨界的時候,也面對這樣的問題,但超臨界的技術瓶頸卡得太死,沒有辦法,因此得出的結論是必須進口,而且幾年內都必須進口。可是在水電機組上,我們技術並沒有那麼落後,隨時有可能達到70萬的能力,所以我覺得把70萬跟進口強行栓死,有那麼一點點牽強。”

張逸夫說話始終是慢條斯理,儘量柔和,沒有任何攻擊性,這倒是與他的一貫作風大相徑庭,搞得老鄒都渾身起雞皮疙瘩,你小子王奶奶叫的賊你媽親啊!

王英也陷入了某種糾結中,張逸夫這種說法確實很難推翻……

沒這麼明確提過,肯定不是因為其他人比張逸夫傻,只是思維受限,在他們的認知中70萬水輪發電機跟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的地位差不太多,鐵定要進口的,70萬就是等於進口。但在張逸夫的認知中,三溪工程機組是隨工程建設陸續投產的,2003年第一臺機組投產,隨後近10年的時間建成了32臺70萬機組,當然這包括後來擴建地下電站的6臺。先期投產14臺機是VGS聯合體(由德國Voith、加拿大GE、德國西門子組成)和ALSTOM集團進口裝置,後續機組則完完全全是國產的,包括東方電機、哈爾濱電機廠等生產的裝置,絲毫不遜於進口機組,且後來出口效益相當可喜,水電技術的門檻,遠沒有超臨界或者核電那麼高不可攀。

“王奶奶,您也別多想了,我說這些,也不是跟誰爭論什麼,就是從個人角度,聊聊咱們技術論證。”張逸夫也沒打算掐著這一點不放,語氣柔和地繼續說道,“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國外的電力技術,其實已經原地踏步很多年了,超臨界還是超臨界,直流輸電還是直流輸電,70萬還是70萬,我參加工作後,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是不是遇到技術瓶頸了?還是大家都懈怠了?”(未完待續……)

445 從資料到感情

“後來我有意識地查了近些年的資料,資料給了我答案。”張逸夫對這些東西絕對是信手拈來,“拿發達國家,或者說是帝國主義中最典型的一位來說,美國在80年的時候裝機容量63101萬千瓦,而現在是78017萬千瓦,十年的時間增長了近15000萬千瓦之多,但看資料都要看相對量,這個增長比例大概是20%,十年。”

“而我國,80年裝機容量僅有6586萬千瓦,90年,則到達了13789萬千瓦,10年增長率超過了100%。也許有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