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部分

遊,朋友盛情將他們安排在一座景色絕佳卻荒無人煙的小島,本意是想讓他們徹底地放鬆一下,楊錦麟事後說,那是他到香港十多年來惟一連續三天沒有接觸過電腦的一次,“ 我感覺好像是一種罪過,自己怎麼可以這樣”?老楊居然為此事不安了許久。“ 為什麼不可以,老子不是也過來了!”好在楊錦麟總是會為自己找到不需要理由的理由。

2003年1月,楊錦麟驚豔出場,一個不經意的創意,在經歷了初期的青澀、艱難和無序之後,終於拓展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彰顯著應有的力度。

成長的過去(1)

一、日新又日新,那是特別的一年

歲月如流,人生如寄。每個人的生命都隱含著一本厚厚的家譜,讓他同遙遠的過去相連。

楊錦麟自報家門,稱自己是福建廈門人,可“福建”經他的口一說,聽起來總是“ 胡建、胡建”的,濃重的閩南口音如假包換。若按照國人所謂的祖籍,楊錦麟的老家該算是遼寧。

據考,閩南人的祖先多來自北方的中原。楊錦麟的先人們,說得再遠一些,也是從山東出發,闖關東後定居遼寧的。追溯起來,老楊祖父那一代攜家帶口,一路南來,在廈門散枝落葉,所謂閩南人喜好“ 過番”“ 出洋”,在祖輩身上已經現出端倪。難得的是,祖父還贏得了身後的好名聲。

楊錦麟的曾祖父是前清秀才,這讓楊錦麟頗有幾分得意,原來自己識文斷字的幾把刷子,來頭不小。算是有讀書人的真傳吧,楊錦麟的曾祖父和祖父,都寫得一手好字,可讓他名氣在外,不遜於書法家名望的,是他們的仗義疏財,好打抱不平的豪氣。

家道興盛時,東北老鄉們在廈門遇到難處,上門求助,或索求墨寶什麼的,祖父總是慷慨救助,欣然命筆。如若碰上斷了生計沒飯吃的,祖父馬上吩咐添碗加筷,熱情待客。“ 楊家好像是他們的飯堂,管飽管夠還分文不取”。祖母講起來,那時家裡總是人來人往,熱鬧無比。“ 現在我們能管別人的飯,那是我們的福份。”祖父經常這樣告誡家人。

楊錦麟的父親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大家庭,先前客居廈門的楊家,此時已經枝葉茂盛,兒孫繞膝。

1953年9月,楊錦麟出生了。說起來,這是一個尋常的年份,卻不平靜。

生命生生不息,不過是歷史鏈條中的一環,的確平常。關於這一年,新生的共和國的旗幟上,又有著許多意義深遠的開啟和結束。

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從新年這一天便開始了。

元旦。《人民日報》發表題為《迎接1953年的偉大任務》社論。新生的共和國開始進入大規模國家建設,執行第一個五年計劃。文字的記載看上去很簡單。

這一天,香港《大公報》社評這樣寫道:“ 中國人民三年來在各個戰線上都取得了偉大的勝利,今天開始以有力的步伐,踏上全國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的第一年了。”“ 全中國,以至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都要為這一個光輝四射的新年而歡呼鼓舞!”

的確值得歡呼。過來人都清楚,那是一個何等火紅的年代,剛剛擺脫了饑饉離亂,戰火硝煙的新中國,站起來了的人民,意氣風發,激情滿懷。新中國工業化時代,以後若干個五年計劃,正從這裡出發,這是元年。

楊錦麟人生序幕也正從這一年拉開。

幾天之後,中央關於《反對官僚主義、反對命令主義、反對違法亂紀》指示發表,所謂“ 新三反”運動啟動。

還是年初。毛澤東,共和國的開國領袖以他革命家的氣概和浪漫詩人的豪邁,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發表講話,關於一場“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戰爭,他勝券在握。“ 美帝國主義願意打多少年,我們就準備跟他打多少年,一直打到美帝國主義願意罷手的時候為止,一直打到中朝人民完全勝利的時候為止。”高亢的嗓音,激越昂揚,聲震四座。戰爭的結果最終印證了這位大人物的預言,1956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在板門店正式簽署,歷時三年的戰爭宣告結束。大名鼎鼎的艾森豪威爾成了美國曆史上第一個戰敗將軍,敗給了年輕的人民志願軍。

雖然,共和國在1949年宣佈成立,但直到1953年,經歷了八年抗戰和大規模解放戰爭的人民解放軍,其實並沒有放下手中的武器,而是在西北、西南、東南沿海等多個地區與國民黨殘部、地方武裝進行最後的戰鬥。一場鏖戰就在離楊錦麟家鄉不遠處激烈進行。7月間,臺灣的蔣介石軍隊萬餘人,突然對福建東山島發動襲擊,終於被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