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到我這兒來了。後來我一檢查,是她的脊椎錯位了。

說到脊椎病,可能很多家長都以為這是中老年人得的病,可是現在我發現,兒童也正在受到脊椎病的威脅和傷害。由於兒童脊椎比較柔韌,潛在的病情往往不易覺察,往往15歲左右才顯現症狀,到25歲就會成為長期病痛。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統計資料顯示,中老年人的“側彎症”80%源於幼時。可見,在兒童時期就應注重脊椎的健康。

我上面說的這個小女孩還算比較幸運,記得我的一個做脊椎疾病研究的朋友說過這麼一個案例,他曾接診過一個孩子,從小聰明伶俐,被父母捧為掌上明珠。一次玩滑梯不慎從邊沿上摔下來,頭上縫了五針,並注射了破傷風針,一睡就是兩天兩夜,被醫生診斷為“輕微腦震盪”,並告訴他不要緊。孩子出院後,看起來似乎一切正常,只是他不願意上學讀書,上課坐不住,精神不集中,東張西望,不是找同學說話就是搞小動作。家長被老師無數次“請”去溝通,雙方都努力用各種辦法糾正,都無濟於事,於是家長帶著孩子去看多動症,開始吃各種藥,非但毫無效果,反而出現看東西重影、頭痛、眩暈的症狀,於是又帶著孩子去神經科、精神科、兒科就診,腦部CT、核磁共振、腦電圖、腦血流圖片子拍了一堆,時間就這樣一點點過去了,症狀在繼續,診斷結果卻毫無異常。

本來活潑多動的孩子開始少言寡語,看不清東西、手指發麻、頭昏、頭痛,什麼家務活也不做,拿些閒書打發時間,為此父母傷透了心,甚至完全放棄了對孩子的所有希望。

有一天,無意間母親發現正在看書的兒子脊椎骨明顯彎曲,頸、胸部椎骨都向一側偏歪,不在一條直線上。後來,我的那位朋友一檢查,發現這孩子頸部生理曲度不正常;第5、6節頸椎錯位,椎體後緣有骨質增生;胸部脊椎也有輕度錯位,就是因為脊椎病變導致大腦及眼睛供血不足、精神不能集中、視物模糊重影、經常性頭昏頭痛。

就因為小時候的一場意外,而改變了孩子的一生,這個代價相信沒有哪個家長願意付出。因此,關注孩子的脊椎健康刻不容緩。

人的脊椎也如柱子一樣,支撐著整個身體,而頸椎和腰椎,正是這根“柱子”上的兩個關鍵部位,在人的行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以保證人的行動自如。它們一旦出了問題,就會給人帶來無窮的痛苦,甚至會影響人的生命。

低齡的頸椎病患者多是被家長強迫長時間從事同一種姿勢的活動所致。例如,有的家長要求孩子練習書法長達兩三個小時,再加上有些孩子寫字時頭低得過低,長時間下來,就會造成頸部肌肉勞損;有的家長讓孩子揹著手風琴一練就是一兩個小時,十幾斤重的手風琴壓在孩子肩、頸部,時間久了也會造成肌肉勞損。

4。多呵護孩子脆弱的脊椎(2)

一般來說,學齡前兒童因骨骼還沒發育完全,過度勞累後出現的症狀多是頸部肌肉勞損。但如果沒能及時進行調理與治療,到十幾歲時,就會發生骨質病變,成為真正的頸椎病。如果孩子經常說脖子痛、頭痛、頭暈,或出現頸部活動不靈活時,就有可能是頸椎病的前兆。家長一定要引起注意,首先要去除誘因,如減少孩子寫字、練琴的時間等,讓頸部得以充分休息。如果經過充分休息後,症狀仍然沒有消失,家長就必須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檢查,拍X光片,確認是否已患上頸椎病,並透過按摩、牽引等方法進行治療。

為了預防孩子的脊椎出問題,家長可以用手掌在孩子的脊椎兩旁,順著脊椎骨向上輕推。首先讓孩子仰臥、低枕,家長一手託孩子的頭枕部,另一手拿捏孩子的後頸部,由下而上至枕部反覆3~5遍;換手託枕部,再拿捏3~5遍;或者,家長雙手抱住孩子的頭部(一手在枕部一手在下頜部)將頭提起,背部稍離床,輕輕抖2~3下,入下,換手抱頭(原託下頜的手改託枕部),重複上述動作,反覆共牽引4次。

正常的脊椎正面觀應該是直線垂直於地面,側面觀是呈S型的生理彎曲。但是有些兒童由於先天不足,骨骼發育遲緩,成長過程中過多的跳躍,長期的坐站姿勢不正確,缺乏體育鍛煉使脊椎兩側所附著的肌肉和韌帶力量較差,造成脊椎穩定性不好等原因使脊椎的某個部位很容易發生位移,引起脊椎不同程度的側彎。

中醫根據辨證施治,多采用散風祛溼、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等法,對減輕疼痛、麻木、頭暈等症狀有一定療效。常用的成藥有:木瓜丸、風溼痺痛片、換骨丹、養血榮筋丸、桐丸、頸復康顆粒等。常用的方劑有:四物止痛湯、獨活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