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部分

西伯利亞油田。1973年1月12日,通用電氣公司和蘇聯簽訂技術交換合同。4月,西方石油公司宣佈投資80億美元,建造一個生產氨水、尿素和鉀肥的蘇聯化肥綜合廠,還準備在莫斯科建造幾家飯店和一個貿易中心。

蘇聯長期以來片面強調發展重工業和軍事工業,為此消耗了過多的資源和科研力量。對農業和輕工業的輕視使民眾生活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在20世紀70年代,石油價格的上漲讓蘇聯獲得了鉅額外匯,暫時掩蓋了蘇聯經濟的問題。世界石油價格每桶上漲1美元,蘇聯每年就可以增加10億美元的外匯收入。1978年,蘇聯向北約國家石油出口僅增加5%,但由於油價的上漲,外匯收入卻增加了2。5倍,達到140億美元。1970年,蘇聯能源出口創匯4。44億美元,佔蘇聯全部外匯收入的18。3%,到1980年,蘇聯能源出口創匯已達到147億美元,佔全部外匯收入的62。3%。

1981年,里根總統上臺,美國對蘇政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情局局長凱西分析說:“蘇聯人的情況比我們所想象得還要糟糕……我想讓你親眼看一看他們的經濟是多麼病態,因而是多麼脆弱。他們由於過分擴張,因而使其經濟步履蹣跚。波蘭發生了動亂。他們在阿富汗陷入了困境。古巴、安哥拉和越南成為這個帝國的負擔。總統先生,我們面臨著一個歷史性的機遇。我們能夠使他們受到嚴重的損害。”

哈佛大學歷史學家派普斯撰寫了美國政府的最高機密——第75號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