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7部分

古北口關跨山建成,其城建築于山頂之上,隨山勢升降,蜿蜒曲折,呈現為不規則的多角形,被比喻為鳥窩式。明朝詩人唐順之寫詩曰:“諸城皆在山之坳,此城冠山為鳥巢。到此令人思猛士,天高萬里鳴弓綃。”

這就是起伏跌宕,敵樓密佈的古北口,大清貴胄們認為的最後一道障礙。

長城上人影綽綽,看來明軍的防守人數不算少。

狹窄的山路上到處是人,八旗戰兵在匯聚,這些人是最勇敢忠心的戰士,負責今天攻城的鰲拜默默地準備著。現在不需要什麼鼓舞士氣,生死就在此刻,誰都知道後面的明軍追兵就要上來了,過不了長城大家都要死在這裡,死戰已經無可避免。

雲梯早已備好,士兵們在沉默中在吃著也許是自己最後的一頓午飯。

古北口萬里長城中最堅固最雄偉的一段,從西邊至東邊依次為八大樓子長城、黃峪溝長城、臥虎山長城、萬壽山長城、蟠龍山長城、五里坨長城、金山嶺長城和司馬臺長城。長達八十里的長城線上,有敵樓烽火臺一百七十二座,煙墩十四座,建立了十六個關口;三個水關長城、六個關城以及三個甕城;還有諸多的衛、所、堡分佈在外圍。臥虎山長城段還有長城歷史上罕見的姊妹樓長城;有長城歷史上跨度最長的水關長城。

這會是最慘烈的一次攻城戰,因為古北口長城不是過了一道城牆就算出了關。長城最南面的第一道長城是北齊長城,北齊長城位於明長城之南,從西八大樓子至東司馬臺長城全長四十里構成古北口對外的第二道軍事防線。而對於要逃到關外的清軍來說,這是必須拿下的第一道防線。

明朝洪武十一年朱元璋派開國大將徐達重修明長城時建古北口關城,設定了東、南、北三門防守,並在北齊長城基礎上砌石塊增強長城的防禦能力。後戚繼光在古北口修復長城時,保留了北齊長城並在牆外貼長城牆磚,形成了古北口著名的雙長城,並有七個著名的關口,這些關口在歷史上起到了重要的保護和防護作用。現在,這些壁壘再次成為了大清勇士逃生的障礙。

“出發!”鰲拜暴喝了一聲,他選擇的是古北口偏南的一段長城,因為這裡的山勢相對古北口的關城較矮,坡度較小。

清軍的選擇在意料之中,虞大虎和翁之琪兩人就在這段長城上在等待。

遠遠的可以看到,手持雲梯的清軍分得很開,這些蠻族變得聰明瞭很多,也知道必定會受到炮火的洗禮,已經知道如何在這種情況下降低自己的傷亡。

“兩裡之內了!開炮吧!”清軍近了,翁之琪看向虞大虎。

“殺人罷了,其實就是放近了也是一樣!”話是這樣說,虞大虎還是遵從了翁之琪的意見:“來啊!給我放幾炮先聽聽響動!”

城牆上的炮手並不算多,就是不算多,對這些久經戰場考驗還居高臨下的炮手來說也太容易了。

炮聲和爆炸聲在山間開始迴響,聲音傳出去很遠很遠。。。。。。

可以預料,爆炸總會帶來死傷,而在這樣的環境下,火炮的爆炸威力無疑被放大了,爆炸激起的碎石加上彈片都是致命的。大清的勇士在這種環境下避無可避,許多人無奈的被擊中,而擊中的後果很嚴重。

作為指揮者,鰲拜當然不會去身先士卒,這種不要命的事情他才不會親自去做。鰲拜就在後方督戰,同時也在觀察明軍的防守力量。久久迴盪的炮聲在山間很響,傷亡中,清軍的後續士兵源源不斷的在勇敢跟上。而炮火的爆炸好像一直沒有大的改變,明軍的火炮應該不多,這讓鰲拜稍稍鬆了一口氣。(未完待續。)

第323章 不滿意的防守

炮聲還在持續,清軍計程車兵跑得飛快,沒用多長時間就出現在城牆的土坡之下。

城牆上伸出很多黑洞洞的銃口,不久火銃聲也響了起來。

鰲拜繼續在觀察,雖然看不太清,但聽聲音他知道那些火銃也不算太多,裡外用兵,看來明軍守衛長城的力量並不充足。

“全力給我衝上去!一次拿下!”

不能猶豫,猶豫不決就是災難姓的後果,明軍一定會增援,鰲拜要在明軍大舉增援之前一促而下拿下這段長城,然後衝出古北口。

火銃的殺傷力很強,明軍很頑強,居高臨下的打擊給清軍的進攻帶來了很大麻煩。死傷並不能阻擋後續的清軍不斷勇敢衝往長城下,城牆上的明軍終於開始發力,炮聲與火銃的聲音越來越密集。鰲拜有些焦躁的繼續觀察著防守的明軍,也在觀察著這段長城兩側的情況。

這一